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蜜红'白玉龙'火龙果果实糖度分布规律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火龙果果实内部糖度分布规律,本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红肉、白肉火龙果品种'蜜红'白玉龙'果实为材料,每个品种采集30个样品果.分别沿纵、横2个方向将果实等分为5层,每层由外至内依次取13个点位,测定各点位果肉糖度,各品种、切法组合分别设15次重复,以探讨火龙果果实内部糖度分布情况,并以单个果实内全部取样点的糖度均值作为果实总糖度,探讨果实不同部位糖度与果实总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蜜红'白玉龙'火龙果果实沿纵、横2个方向等分出的5层之中,糖度均呈现出中间高、两侧依次降低的特点,即中间第三层糖度均值最高,而其两侧第二层与第四层次之,两端第一层与第五层糖度均值较低;在每一等分层中由外至内依次所取的13个点位的糖度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依次降低的特征,即中心点位13点糖度均值最高,而其四周9~12点位次之,外侧1~8点位糖度均值较低;对火龙果内部所有采样点依其糖度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分别为10、15时,'蜜红'白玉龙'果实内部取样点可分为两类,结合火龙果不同等分层和不同点位糖度分布特征,被划分出2类即糖度较高的中心部分与糖度较低的外周部分;表明火龙果糖度分布呈现出中心部位高向四周依次降低的规律.在与果实总糖度的关系中,相较于其他等分层,横切中间层与果实总糖度具更高的相关性,'蜜红'白玉龙'横切中间层糖度均值与果实总糖度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9、0.917,表明横切中间层糖度均值对果实总糖度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之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火龙果的总糖度.初步阐明了火龙果果实内部糖度分布规律,为火龙果品种资源的糖度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蜜红 白玉龙 火龙果 糖度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细胞破碎法辅助提取山黄皮果熊果酸的工艺优化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细胞破碎法辅助提取山黄皮果熊果酸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以熊果酸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山黄皮果熊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27(g/mL)、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234 W、超声时间60 min.通过验证,根据此工艺条件,山黄皮果熊果酸的提取量达5.15 mg/g,与预测值相近,试验预测准确,可为山黄皮果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黄皮果 熊果酸 超声波法 响应面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种质资源枯萎病抗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苦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威胁苦瓜产量,选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为明确目前所收集到的苦瓜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本研究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91份苦瓜资源进行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结合病情指数、死苗率和病叶率三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三种鉴定指标共鉴定出抗病资源2份(THMC304-1和THMC283-1-1-1),其中,来自印度的THMC304-1在三种评价方法中均被评定为抗病及以上水平,中抗9份,感病24份,高感156份且有65份在三种评定方法中均为高感材料.本研究鉴定出的抗病资源可进一步用于开展枯萎病抗性基因定位和抗性机制研究.

关键词: 苦瓜 种质资源 枯萎病 抗病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梨蒂腐病菌对油梨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植物病害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揭示油梨蒂腐病发病过程中ROS代谢变化规律对于深入了解致病机制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究了 L.theobromae侵染油梨果实期间ROS产生和消除系统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病原菌L.theobromae在侵染早期诱导了 ROS的产生并激活寄主油梨ROS消除系统.随着病情的发展,油梨的抗氧化能力不断削弱,致使ROS积累,促使丙二醛的产生.另外,病原菌L.theobromae的侵染在接种后2~5 d降低了油梨果实中SOD和CAT酶的活性以及AsA和GSH的含量.这些研究发现表明病原菌L.theobromae的侵染引起的病情发展可能归因于ROS消除能力的减弱以及ROS的合成,积累的ROS引起了细胞膜脂的过氧化,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从而导致抗病能力的丧失.反过来,这些ROS也会促进病害的发展.在本研究中,对L.theobromae侵染引发的ROS代谢变化以及其与病情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后续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 可可毛色二孢 蒂腐病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方法Ⅱ-砧木材料的筛选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培育出可缩短非生产期、减少抚管用工的橡胶树大筒苗,在小筒苗育苗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大筒苗胚苗材料的类型和规格问题。以籽接苗和芽接桩为胚苗,按不同的砧木直径设12个处理,采用中空锥形筒为育苗容器,分析了各处理大筒苗的株高、茎粗、叶篷数等生长参数和出圃率、定植成活率等出圃参数,并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育苗效果进行大筒苗砧木材料的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芽接桩砧木直径(1.0~1.1 cm)较小的T 2和T 3大筒苗生长势较弱,出圃率较低,约为65%;1.2~1.7 cm的T 4~T 9大筒苗株高均在2 m以上,叶蓬数近7蓬叶,出圃率80%以上;1.8~2.0 cm的T 10~T 12大筒苗茎粗均在1.8 cm以上,但出圃率低于75%。各处理的大田定植成活率均在92%以上。若需要培育至6~8蓬叶、株高2 m以上、出圃率80%以上的大筒苗,芽接桩的砧木直径需在1.2 cm以上,适宜范围为1.5~1.7 cm,不宜超过1.8 cm。综合考虑各处理的育苗效果,以砧木直径1.6 cm左右的芽接桩T 8作为胚苗的大筒苗生长良好,株高2.2 m以上、茎粗1.8 cm以上,叶蓬数近8蓬叶,出圃率高达92%,定植成活率达95%,是培育橡胶树大筒苗的适宜砧木直径。若同时考虑省时省力又节约育苗成本,籽接苗T 1也适合作橡胶树大筒苗的砧木材料。

关键词: 橡胶树 大筒苗 籽接苗 芽接桩 砧木直径 生长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紫外-可见光光谱法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砖红壤溶解性有机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DOM化学性质的影响,可为土壤肥力管理提供依据.因此,该试验以连续四年的不同施肥管理为基础,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求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含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CK(不施肥);CF(化肥);OG(有机肥);ST(秸秆).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OG和ST的DOC(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为95.97和104.89 mg·kg-1,分别是CK组的129% 和141%.相反,CF的DOC含量为15.32 mg·kg-1,仅为CK组的21%.OG显著提高了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以α(355)表征]含量,是CK组的2.76倍,ST无明显变化;CF则显著降低CDOM含量,仅为CK组的0.55倍.施用OG导致土壤紫外吸收曲线红移,表明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DOM的共轭双键物质含量和腐殖化程度;与CK相比,OG中DOM的芳香性、疏水性、腐殖化程度的特征常数SUVA254,SUVA260和SUVA280增大,揭示了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高DOM的芳香性、疏水性组分以及腐殖化程度,秸秆处理增加不明显.施用化肥则出现明显降低.吸光度比值A250/A354,相比CK,CF显著增加,表明施用化肥使DOM分子变小,OG和ST处理无明显变化;秸秆施用导致A465/A665显著增加,表明秸秆能够有效提高DOM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施用有机肥和秸秆A300/A400均大于3.5,表明土壤中DOM主要以富里酸为主,而施用化肥A300/A400明显低于3.5,表明土壤中DOM主要以胡敏酸为主.施用化肥出现SR>1,不施肥、有机肥、秸秆三者的SR<1,也表明了有机肥、秸秆能够增加分子量.有机肥和秸秆能有效增加土壤DOM含量,提升土壤肥力.尤其是施用有机肥,更能显著增加土壤DOM的共轭物质、腐殖化程度、疏水比例、芳香性以及分子量.而长期施用化肥则导致耕层土壤肥力降低.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化学性质 施肥方式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AT模型的南渡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响应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热带岛屿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的水文效应,以海南岛典型热带岛屿性流域南渡江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本地化SWAT模型,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及其对LUCC的响应,揭示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对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文过程及调蓄能力,探讨了典型热带岛屿性流域LUCC的径流效应.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南渡江流域的适用性良好,径流模拟对植被蒸散发、产生径流的坡面状况、土壤状况和地下水过程较敏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的产流贡献顺序为耕地>其他林地>橡胶林地;耕地产流能力最强,其他林地和橡胶林地具有一定的截流蓄水作用.综上所述,与1990年相比,2015年南渡江流域河流径流量减少,流域LUCC导致的地表径流减少是河流径流量减少的直接原因,而蒸散发加剧是地表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径流响应 SWAT模型 南渡江流域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宫内发育迟缓仔猪胎盘血管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营养调控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宫内发育迟缓(IUGR)降低仔猪存活率和生长性能,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降低IUGR仔猪的出生,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科学问题.胎盘是一个高度血管化的器官,其血管生成异常会阻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导致胎盘无法正常向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这可能是引起仔猪IUGR的重要因素.鉴于胎盘血管在胎猪生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胎盘血管生成在胎猪发育中的作用以及调控胎盘血管发育的营养因素,有助于进一步认识IUGR仔猪发生的分子机制,为降低IUGR仔猪的发生提供新的营养调控靶点.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胎盘;血管生成;营养调控;母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开花相关miR156和靶基因SPL特征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椰子CnumiR156基因家族的进化过程和表达模式,对CnumiR156家族9个成员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靶基因预测,找出开花途径靶基因,并结合转录数据对这差异表达的CnumiR156和开花途径靶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序列比对发现不同的前体序列可产生相同序列的成熟miR156;进化树结果表明,CnumiR156-1和CnumiR156-3的亲缘关系较近,CnumiR156-2和CnumiR156-5的亲缘关系较近,CnumiR156-4和CnumiR156-9的亲缘关系较近;靶基因预测结果表明,CnmiR156-3/-6的靶基因主要是SQUAMOS启动子结合蛋白家族;转录组数据结果分析得到,CnumiR156-3、CnumiR156-6、CnumiR156-9在‘本地高种’和‘黄矮’苗期的表达量要高于在其对应成熟期的表达,开花途径靶基因CnSPL (CCG024262.1)和CnSPL (CCG019030.1)在‘本地高种’和‘黄矮’成熟期的表达量要高于在其对应苗期的表达;CCG024262.1和CCG019030.1的定量结果与转录组结果基本相符。本研究通过生信分析与实验验证对CnumiR156和开花途径靶基因CnSPL的序列特征与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给CnumiR156和靶基因CnSPL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椰子的生物育种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椰子(Cocos nucifera L.) miR156 靶基因 开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乙烯响应转录因子MiERF11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芒果(Mangnifera indica L.)是著名的热带水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芒果生产国,其中广西为全国最大的芒果产区.芒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其果实在采摘后因乙烯大量释放容易软化腐烂,导致货架期短,影响产业的发展.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乙烯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参与果实内源乙烯合成的信号转导.为了探究ERF在芒果果实采后成熟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台农1号'芒果为研究对象,依据前期完成的芒果转录组数据结果,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ERF基因(MiERF113),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ERF113的基本理化特征、保守结构域、蛋白质结构、进化关系等;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MiERF113基因在芒果采后不同贮藏时期的特异性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ERF11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81 bp,编码22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5.61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07,总平均亲水性为-0.883,有32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蛋白质结构域预测MiERF113蛋白仅含有1个保守的AP2结构域,且该结构域中第14和19位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符合ERF亚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将芒果与拟南芥、猕猴桃、阿月浑子、苹果、柑橘和茶树的ERF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发现MiERF113与阿月浑子ERF113的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利用qPCR检测MiERF113基因在芒果采后不同贮藏时间果皮和果肉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iERF113基因在果皮和果肉中均有表达,且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其表达量在逐渐增加,在采后贮藏12 d时表达量达到最高.本研究为揭示MiERF113基因在芒果采后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芒果 乙烯响应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