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斑兰叶叶部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斑兰叶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香料备受消费者喜爱,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叶片,但叶部病害成为影响斑兰叶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对斑兰叶叶部病害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本研究通过调查斑兰叶叶部病害发生流行规律,明确叶部病害主要发病时期及病害种类,并对叶部不同病害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推动斑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发生主要从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到翌年4月结束,对这个时期的不同病害通过病原菌的菌落形态、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离体叶片和活体盆栽苗2种方式测定分离的28株菌株的致病性,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最终得到9株致病菌BDC4121、BDC11221、BDC4112、BDC21112、XYS211、LSS112、LSS214、LSS213、LSS221.通过产孢培养基筛选发现致病菌BDC11221在绿豆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5~7 d产孢,LSS214在PDA培养基28℃下恒温培养30 d左右产孢,BDC4121、BDC4112、XYS211、LSS112、LSS221、LSS213在PDA培养基28℃下恒温培养7~10 d产孢;并结合ITS1/ITS4鉴定和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确定9株致病菌主要分布在篮状菌属(Talar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附球菌属(Epicoccum)、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链格孢属(Alternaria)及Acrocalymma属.下一步将结合多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致病菌进行分子鉴定研究.

关键词: 斑兰叶 叶斑病病原菌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我国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更是促进我国农业永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海南省作为全国第2个整省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省份,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文从深化体制创新、健全协调机制、补齐发展短板等角度,分析海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海南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推进海南省的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海南省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和离子强度对甘蔗渣纳米纤维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s)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考察pH和离子强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得到的CNCs,长度为120 nm左右,结晶度为70%.CNC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粒径,随制备条件pH的升高而减小,在pH11的条件下,由于去质子化,使得乳液相对均一;此外,CNC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粒径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00 mmol/L的浓度下,由于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致使静电斥力减小,乳液破乳,分层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了甘蔗渣CNCs在作为固体粒子制备Pickering乳液中具有潜力,为甘蔗渣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Pickering乳液;甘蔗渣;pH;离子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白粉病PMA-qPCR检测体系及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橡胶树白粉病是迄今为止我国橡胶树最重要的叶部病害,通过将叠氮溴化丙啶(PM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相结合,构建橡胶树白粉病PMA-qPCR检测体系,为及时高效检测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活菌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橡胶树白粉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验证其特异性,以该菌重组质粒pMD-19T-Eq绘制标准曲线,建立橡胶树白粉病PMA-qPCR检测体系,对其重复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并运用该体系对丙环唑处理橡胶树白粉病病叶后的活菌数进行检测.[结果]研究设计的引物特异性良好,构建的橡胶树白粉菌q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1,扩增效率为107.97%.PMA-qPCR对活孢子悬浮液扩增几乎无影响,检测灵敏度为4.77×102 copies/μL.在丙环唑处理橡胶树白粉病15 min后,活菌比例从66.13%下降至23.18%.[结论]PMA-qPCR检测体系能快速定量检测橡胶树白粉病活菌量,具有灵敏、准确和高效的优点,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 橡胶树 白粉病 PMA-qPCR技术 分生孢子 丙环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品种玉米室内危害级别及种群适合度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9年由缅甸开始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农业害虫,具有取食范围广、极强的迁飞性、适应性及繁殖能力等特点.选育抗性品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防治手段,而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危害级别对后续利用多组学分析筛选出特定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品种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选取糯质型玉米1种('苏糯6号')、马齿型玉米1种('先玉335')、甜质型玉米1种('皇冠')以及半马齿型玉米2种('LP259'郑单958')共5个玉米品种,在室内条件下进行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级别评价,并建立草地贪夜蛾的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5个玉米品种的危害级别由高至低依次为'皇冠'(3.55±0.41)>'LP259'(2.88±0.29)>'先玉335'(2.39±0.25)>'郑单958'(2.15±0.25)>'苏糯6号'(1.79±0.19);以'皇冠'饲喂的产卵前期最长,为(2.90±0.55)d,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先玉335'饲喂的幼虫期最短,为(12.45±0.13)d;以'LP259'饲喂的蛹最重,为(169.83±3.20)mg,以'LP259'饲喂的雌雄蛾寿命均最长,分别为(10.36±0.58)d和(8.52±0.47)d;幼虫期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以'苏糯6号'饲喂的化蛹率最高且雌性比最大,分别为(83.10±3.29)%和(64.66±2.48)%;以'LP259'饲喂的羽化率最高,为(95.24±1.99)%.根据种群生命表可知,以'先玉335'饲喂的平均世代周期最长,为(28.21±0.58)d;以'郑单958'饲喂的净增值率(144.50±16.73)、内禀增长率(0.1823±0.0023)和周限增长率(1.1999±0.0028)最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偏好取食甜质型玉米'皇冠',而综合种群生命表来看草地贪夜蛾在'郑单958'的种群适合度最低,表明'郑单958'对草地贪夜蛾的耐受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海南省防治草地贪夜蛾以及确定玉米潜在抗性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玉米品种;种群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华农早"*荔枝"紫娘喜"F1真实性鉴定及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眼早熟品种"华农早"为母本,荔枝优质大果品种"紫娘喜"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得到F1代共141株;利用纯合显性RAPD分子标记鉴定出真杂种100株,然后对100株真杂种中59株开花结果单株的27个果实品质性状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4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在0.61~1.50之间,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58%~19.36%之间,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15~2.20,表明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变异类型丰富,果实多样性程度较高.

关键词: 龙眼 荔枝 远缘杂交 杂种鉴定 果实品质 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番木瓜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0 引言番木瓜(Carica papaya)是种植和消费最广泛的热带水果之一,属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为多年生常绿软质小乔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等地均有栽培~([1-3])。因其果肉肥厚香甜、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番木瓜的主要采后病害,严重影响番木瓜的品质和产量~([4-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翅小花蝽对豆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猎物偏好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淡翅小花蝽对豆大蓟马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测定了淡翅小花蝽各虫态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捕食能力、寻找效应、捕食选择性及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结果表明:一定的猎物密度范围内,淡翅小花蝽各虫态对豆大蓟马的捕食作用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淡翅小花蝽各虫态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增加而下降。淡翅小花蝽若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的增长而提高,5龄若虫的日捕食能力最强,为42.9头。淡翅小花蝽5龄若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捕食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经拟合获得的干扰模型为E=0.412P-0.822,分摊竞争模型为I=1.042lg P+0.071。猎物偏好性试验结果表明,淡翅小花蝽5龄若虫和成虫均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偏好性明显高于成虫。研究结果表明淡翅小花蝽对豆大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控潜能。

关键词: 淡翅小花蝽 豆大蓟马 捕食作用 搜寻效应 捕食偏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油茶与普通油茶成熟籽粒代谢组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油茶具有独特的地理小种、光热充沛的生长环境和热炒压榨的传统工艺,榨取的油茶油品质极其优良,但其品质优良的生物学本质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海南油茶与普通油茶的成熟籽粒为材料,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通过鉴定共获得23类638个代谢物。在两个物种成熟籽粒中共发现173个差异显著的代谢物,其中的83个富集在海南油茶籽粒中,另外的90个则在普通油茶籽粒中富集。在营养类代谢物方面,海南油茶成熟籽粒含有更加丰富的代谢物质和种类,其黄酮、氨基酸及衍生物、黄酮醇、黄酮类、吲哚及衍生物、多酚、萜类和糖类等显著差异的营养类代谢物质种类在籽粒中的含量更多。在普通油茶籽粒中,有机酸及衍生物、脂质、核苷酸及衍生物、生物碱、维生素及衍生物、醇类和原花青素等代谢物质种类含量更多。综合研究结果发现在两个物种的成熟籽粒中都有物种特有的代谢物,其中海南油茶含有9类15个特有的代谢物,黄酮、黄酮醇、黄酮类和黄烷酮物质占53.33%;而普通油茶含有8类16个特有的代谢物,其中有机酸及衍生物和黄酮醇占43.75%。本研究揭示了物种间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和物种特异性代谢物,阐明了海南油茶品质优良的物质基础,为制定各类生产标准和申请地理标准商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南油茶 普通油茶 成熟籽粒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锌指转录因子MeDi19-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木薯锌指转录因子基因MeDi19-1,分析其编码蛋白特征、亚细胞定位、转录激活活性及在木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探究MeDi19-1基因在木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木薯KU50扩增MeDi19-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并构建pNC-Green-SubC-MeDi19-1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染烟草表皮细胞,观察荧光信号以确定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酵母系统确定其转录激活活性,并基于木薯不同组织转录组数据分析其组织表达特性.[结果]MeDi19-1基因CDS序列(OL620080)长度为618 bp,共编码205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22416.79 Da,理论等电点(pI)为6.10,属于不稳定疏水蛋白,含有Di19蛋白家族典型的锌指结构域zf-Di19.MeDi19-1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含有无规则卷曲(53.66%)、α-螺旋(40.49%)、延伸链(4.39%)和β-转角(1.46%).MeDi19-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Di19蛋白氨基酸序列(XP_021655585.1)相似性最高,为83.50%.MeDi19-1基因启动子元件含有脱落酸(ABA)、赤霉素和茉莉酸等激素响应元件及胁迫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MeDi19-1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且活性区域在C端.MeDi19-1基因在叶、叶中脉和储藏根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结论]MeDi19-1基因属于Di19基因家族成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主要在叶、叶中脉和储藏根中发挥调控作用,其编码蛋白在木薯组织中作为转录因子参与调节多项生理活动.

关键词: 木薯;锌指转录因子;基因克隆;转录激活;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