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高光效育种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探索提高C3作物光合效率途径为切入点,在分析作物高光效育种历程阶段的基础上,从大豆高光效育种的总体思路、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高光效育种理论、高光效高产育种体系、高光效品种选育5个方面讨论了大豆高光效育种。旨在为通过高光效育种途径来提高C3作物光合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大豆高光效育种的进程。提出了启动C3作物自身C4途径,并将多项高光效功能整合,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可能是提高C3作物光合效率新的突破点,从而确定了大豆高光效育种的总体思路。大豆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是高光效品种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与常规品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连锁相关。大豆高光效育种理论是依据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作物生理学原理构成的。建立在作物生态类型基础上的高光效育种生理遗传基础和高光效的光合生理基础是大豆高光效育种理论基础。依据大豆高光效育种总体思路和理论,通过高光效育种实践建立了大豆高光效高产育种体系,育成了高光效品种黑农39、黑农40和黑农41。

关键词: 大豆 C_3作物中类似C4途径 高光效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离体培养试验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09

摘要:通过从取材时间、外殖体及外殖体大小、适宜培养基、不同品种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沙棘进行了离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

关键词: 沙棘 离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1号区试、生试总结

种子世界 2009

摘要:龙食杂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我省首个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在2005~2008年全国和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是目前国内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显著的优良食用向日葵新组合。

关键词: 向日葵 龙食杂1号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祖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摘要:以根段为实验材料,对安祖花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2.0 mg/L,诱导率最高为8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5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 mg/L+0.1%Ac,生根率为100%.

关键词: 安祖花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轮作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旨在探讨常用和潜在的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抑制作用,为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轮作体系改进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选择5种轮作植物(大麦、红三叶草、万寿菊、亚麻、玉米)与感病品种一起种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圃;2007年种植玉米、小麦和感病大豆,检测两年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卵和二龄幼虫数量;2008年所有小区种植感病大豆,测定大豆产量。结果表明:连续种植大豆的处理卵数量增加了13%,而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和大麦茬后复种红三叶草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卵的数量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80%、58%和68%,其他轮作处理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且,轮作区大豆产量也有提高。结果显示:合理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以及大麦后复种红三叶草可以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密度,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好于常规轮作作物玉米。而综合考虑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在黑龙江省的播种面积,则可以确定能够使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减少,同时又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的合理的轮作方式为万寿菊—玉米—大豆。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C对视黄酸受体γ基因作用的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视黄酸受体γ基因(RAR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RARγ基因的表达,但是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维生素C 视黄酸受体γ基因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雪香梨主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玉米杂交种纯度是检验种子质量的决定性指标,因此纯度鉴定尤为重要,概述了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纯度鉴定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育种阶段主栽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对黑龙江省各育种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克字号小麦主栽品种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阶段育成的小麦品种中,含有5+10优质亚基的比例为33.33%,其中品质阶段育成品种中带有5+10亚基的占23.81%。在今后的育种中应引入一些如:13+16,17+18,14+15,5’+12等含有优质亚基的亲本材料,并注重对各位点亚基的组合的筛选,逐步丰富克字号小麦优质基因库,为东北春麦区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种质。

关键词: 小麦 主栽品种 HMW-GS 优质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合丰50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合丰50为材料,分7个播期、5个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及密度对其品质、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及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合丰50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随播期的延迟和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对油份含量的影响较大,而且规律性极强,即随播期的延迟各密度处理合丰50的油份含量下降。不同密度处理对油份含量的影响较小,而且规律性也不强。合丰50的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9日左右,而最适密度为25万株.hm-2,此时可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的含油量。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大豆 脂肪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