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策略
《生态经济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农产品需求增长短期内无法逆转 ,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短期内也无法逆转。因此 ,我国的农业新技术革命 ,一方面要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使单位土地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另一方面应重视尽快开发出一些不占或少占耕地等自然资源的农业新产业。据此作者认为 ,2 1世纪我国应重点发展四大技术 ,即传统农业改良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 ,提供粮食和饲料新来源的微生物技术 ,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的海洋农业技术。


饲粮粗蛋白与赖氨酸水平对高产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30头中国肉猪新品系DⅢ系和DⅢ Ⅰ系平均胎次为 4 .6 7胎 ,平均产活仔数 12 .50头 ,平均产后体重 2 0 6kg的高产泌乳母猪 ,依据品种、胎次、产活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 ,随机分为 5个组 ,研究 5种粗蛋白水平分别为 11.5% ,13.8% ,15.9% ,18.0 %和 2 0 .2 % ,相应的赖氨酸为 0 .6 1% ,0 74 % ,0 .87% ,1.0 %和 1.12 %的 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营养水平影响母猪的采食量 ;随着蛋粗白和赖氨酸摄入量的提高 ,母猪泌乳期失重减少 (P<0 .0 5) ,并缩短了断奶至再配种间隔时间 ,但不影响断奶窝仔数。仔猪 2 1日龄和 35日龄的个体重和窝重均随饲粮粗蛋白摄入量的提高而呈线性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第 4组饲粮达到高峰。即日摄入粗蛋白 86 8.0g、赖氨酸 4 8.3g时获得了最佳繁育效果


几种除草剂的生物测定及复配效应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用培养皿法和盆栽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几种除草剂对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物活性 ,并测定了 2个复配组合的增效效应。试验表明 ,6种除草剂对稗草芽长抑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乙草胺、苯噻酰草胺、异丙甲草胺、千金、农美利、苄嘧磺隆 ;3种除草剂对稗草 2叶和 4叶期幼苗致死活性大小依次为 :农美利、千金、苄嘧磺隆 ;苯噻酰草胺与苄嘧磺隆复配对稗草芽长抑制的相互作用为独立相加 ,千金与苄嘧磺隆复配对稗草芽长抑制也为相加作用或稍有增效作用 ,但对稗草 2叶期幼苗致死却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