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精液冷冻保存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猪冷冻精液的研究成果,对冷冻保存机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稀释液和冷冻保护剂、冷冻前处理、冷冻剂型、冷冻速率、解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猪精液冷冻的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特色花生新品种(系)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多年的系统引种、鉴定与培育,筛选出几个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的特色花生新品种(系),并根据其特征特性研究总结出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农业增收增效提供技术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更多与小麦产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利用江苏地方品种望水白与墨西哥小麦品种Alondra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04个家系),在3个试验环境下进行了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单穗粒数和千粒重4个性状的QTL分析,结果在5A染色体上检测到与单株有效穗数相关、可以解释10.3%~18.8%表型变异的QTL 1个;检测到与主穗粒数相关的QTL 8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1D、3B、4A、5D、6B上和连锁群4上(未知具体染色体归属),单个QTL可以解释9.9%~19.9%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与单穗粒数相关的QTL 11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B、1D、2A、2B、3B、4A、5D、6B和7A上,单个QTL可解释7.5%~43.4%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与千粒重相关的QTL 5个,分别位于2A、2B、3B、4D和7A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9.6%~25.7%的表型变异。获得的QTL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单株有效穗数 单穗粒数 千粒重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REMI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扬州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构建的含潮霉素(HygB)抗性标记的质粒pUCATPH在稻瘟病菌菌株M 131中建立一个转化体系,通过限制酶介导整合(REM I)插入诱变技术,以HygB抗性作为突变体筛选标记,获得639个转化子。对其中200个转化子进行表型和致病性测定后,通过点杂交鉴定分别获得6个致病性突变菌株和部分表型突变菌株。对2个表型突变菌株和rep-PCR图谱差异性较大的2个致病性突变菌株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中均已插入质粒,但转化质粒在M 131中整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REMI 致病性突变 点杂交 rep-PCR 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生态环境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陆地碳平衡日益成为全球变化科学和生态科学中最为前沿与热点问题的前提下,农业碳平衡问题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文章综述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及其效率。从全球不同地区的研究得出,农业措施决定了现阶段农业生态系统是C源还是C汇。目前,影响农田土壤碳库的措施主要有:农业用地面积的扩张;耕地的休耕与利用;农业施肥;耕作方式;作物类型与轮作;秸秆还田。平均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各种措施提高土壤碳积累的效率(CMg·hm-2·a-1)分别为:施用动物肥料0.6(肥料用量10Mg·hm-2·a-1)、施化肥-0.71、耕地转换为草场0.825、改善轮作0.21、实施免耕0.315、秸秆还田0.3。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研究重点应主要集中在:通过改善农业措施提高土壤碳库的可行性;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农业措施间的关系的地区差异性;农业措施提高土壤碳库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