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悬铃木叶片不定芽再生
《江苏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为供试材料,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苗于附加IBA0.01 mg/L、ZT 0.10 mg/L及6BA 0.10 mg/L的WPM基础培养基上扩繁,叶片小而多,叶色深绿;取扩繁苗倒1~5叶片外植体,于附加不同浓度6BA、IBA及KT的WPM培养基上,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最高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达59.5%和100.0%,每个外植体长芽数分别近5个和2个。再生所需最佳激素组合因品种而异,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分别为IBA 0.2 mg/L、6BA 2.0 mg/L及KT 0.5 mg/L和IBA 0.5 mg/L、6BA 2.0 mg/L及KT 0.5 mg/L;不定芽及芽点在WPM+0.01 mg/L IBA+0.10 mg/L ZT+0.10 mg/L 6BA伸长培养基上迅速伸长,且株体健壮;在WPM+0.2 mg/L IBA+0.5%活性炭生根培养基上,根系和上部发育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提纯RHDV方法的比较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已作初步处理的RHDV分别进行提纯,并通过血凝性鉴定、抗原蛋白含量检测、ELISA和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其纯度。结果表明,通过Sephadex-200凝胶过滤层析法所提纯病毒的血凝性和蛋白浓度最高;稀释至相同的蛋白浓度之后,该法所提纯的病毒ELISA检测的OD值最大;SDS-PAGE电泳条带1条,经免疫转印分析证明,该条带为RHDV蛋白特异性条带。表明通过该法提纯的病毒,回收率最高、蛋白最纯。
关键词: RHDV 凝胶过滤层析法 葡聚糖-200 离子交换层析法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荧光显微镜和人工杂交授粉结实情况的观察,研究了抗草甘膦甘蓝型油菜Q3(Brassica.napus L.)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 L.)、风花菜[Rorippa palustris(L.)Besser](作母本)与Q3(作父本)杂交高度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管生长受阻,分别停滞在上述杂草的柱头表面或花柱上部1/3处;而野芥菜×Q3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和性,亲和指数为1.65。在大田邻近间隔种植和自然授粉条件下,Q3与遏蓝菜、荠菜、碎米荠和风花菜间的基因流频率为0,与野芥菜间的频率为0.86%。上述结果表明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流,基因流频率与杂交亲和性高度相关。
关键词: 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 十字花科杂草 苯胺蓝荧光法 种间杂交 亲和性 基因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土生克雷伯氏杆菌(k.pneumoniae)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土壤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固、液体无机磷培养基研究了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土生克雷伯氏杆菌102菌株,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的溶磷能力。平板透明圈试验结果表明:菌落与菌落+透明圈直径之比为2.4~4.0;液体纯培养条件下,在无可溶性磷存在时其溶解磷矿粉的量高达72.83mg P L-1,在含有10mg P L-1、20mg P L-1磷酸二氢钾时102菌溶解磷矿粉的量分别为61.92、66.36mg P L-1;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02菌发酵液中主要含有乙酸、乳酸等有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定植栽培、行间间作、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方面简述了桃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