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甜椒(Capsicum annuumL.)胞质雄性不育系(CMS)T6A和保持系T6B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叶片中还是在花药中,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均低于其保持系;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这说明上述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可能与甜椒CMS T6A的不育有关。

关键词: 甜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源脱落酸(ABA)提高茄苗抗旱能力的效果及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茄子苏琦1号为材料,探讨了生物源脱落酸(ABA)提高茄苗抗旱性的作用。结果表明:AB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茄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提高茄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ABA处理的茄苗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幅度和丙二醛(MDA)的积累明显低于对照,脯氨酸、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

关键词: 茄子 生物源脱落酸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辣椒新品种苏椒11号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分析了8个稻茬小麦田块及不同土层深度的杂草种子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稻茬翻耕麦田土壤种子库主要杂草种类有菵草、旱苗蓼、野老鹳草和日本看麦娘等,其中菵草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在0~20 cm土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杂草的种子数呈下降趋势。0~5 cm土层菵草种子数(x)与田间菵草出苗数(Y)之间符合Y=2.000 0E-0.700 0x2+0.001 1x+242.410 0回归模型,据此可以根据土壤中杂草种子数量预测田间出苗数。

关键词: 麦田 杂草 种子库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梭鱼人工繁育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梭鱼人工养殖苗种的不足,提高苗种质量,降低苗种成本,进行了梭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梭鱼在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人工孵化、鱼苗培育五个阶段的繁育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尤其是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过程中更加关键,技术要求很高。只要能熟练掌握每一阶段的关键技术,梭鱼的人工繁育就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 梭鱼 人工繁育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3个不同耐热性辣椒品种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在苗期进行高温(40℃)胁迫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辣椒品种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12 h对所有品种净光合速率(Pn)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叶绿素总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热品种湘研5号叶绿素总量变化幅度小于热敏品种苏椒5号。这一结果说明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总量可作为选育耐热辣椒品种的生理指标。试验结果还表明,胁迫初期各品种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上升,12 h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回升趋势,而细胞间隙CO2浓度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在40℃高温胁迫下辣椒的光合抑制是由非气孔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 辣椒 高温胁迫 光合作用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人工种子初探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甘薯 人工种子 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叶李与红美丽李(绿叶)光合特性的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分析了田间条件下紫叶李与对照红美丽李(绿叶)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紫叶李的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红美丽李的174.0倍和1.3倍,而光合色素含量二者间则无显著差异;紫叶李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红美丽李,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红美丽李的70%,而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降低了33%和22%。因此紫叶李与红美丽李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光合色素含量差异造成的,而可能是紫叶李叶片光合产物运输和转化不畅所致。

关键词: 紫叶李 红美丽李 光合特性 花色素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对土壤中PbCd的溶解作用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铅锌尾矿上筛选到一株对铅、镉有极强耐受力的真菌(白腐菌),研究了与土壤共培养条件下该真菌促进土壤中铅、镉向可溶态转化的效应。结果表明,培养24 ̄72h,土壤中可溶态铅和可溶态镉一直增加,从第72 ̄96h可溶态铅急剧上升,相反,培养72h以后可溶态镉趋于减少。

关键词: 真菌 Pb Cd 溶解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品种宁薯192的高产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宁薯192为研究对象,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食用型甘薯品种苏薯8号为对照品种,在南京的土壤条件下对宁薯192的高产生理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高产生理特性为栽后发根还苗快,茎叶生长势旺,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中均高于对照品种苏薯8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肥料处理间的生物产量差异极显著,生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栽插密度对总薯块数、商品薯块数、单薯块重有显著的影响,总薯块数及商品薯块数随栽插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肥料和密度对各性状均没有互作效应。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高产生理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