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海南生姜斑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摘要:姜(Zinbier officinal Roscoe)又名生姜、干姜、姜皮,既是一种香辛调味品,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健胃、驱寒、发汗、解毒等功效。生姜因效益高,收益快,市场需求大,近年产业发展较快[1]。在我国,姜主要分布于中部、东南部及西南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2]。这几年由于海南省政府的大力宣传,生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土地连作程度加深,田间病原菌逐年累积,致使生姜斑点病的发生增多,影响生姜产量。笔者根据调查研究,结合当地情况提供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姜农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花茶饮料的研制及货架期分析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槟榔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百香果浓缩汁及其他辅料,制备具有保健功能的槟榔花茶饮料。结果表明,以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应用兼有上下限的混料设计对槟榔花茶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配方为:槟榔花浸提液90.3%,百香果浓缩汁0.182%,白砂糖3.7%,果葡糖浆5.8%,柠檬酸0.009%,L-苹果酸0.009%。运用货架期模型分析,确定槟榔花茶饮料常温下的货架期可达到338 d。

关键词: 槟榔花茶饮料 混料设计 配方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黎药——裸花紫珠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环境因子对裸花紫珠种子育苗的影响,建立有效的裸花紫珠种子育苗技术方法。从果实和种子不同处理、不同基质配方播种,以温湿度、光照及季节性播种等方面对裸花紫珠种子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新鲜饱满的裸花紫珠果实,除去果皮后冷处理(7℃)3天后播种,第8天种子萌发,发芽率达80.2%。以河沙为萌芽基质8~11天开始发芽,发芽时间较短,发芽率最高,达82.2%。在3月份进行播种,萌芽时间最短,发芽率最高,达82.9%。种子育苗的最佳方法是春季采收成熟果实去皮,自然风干5天,低温(7℃)处理3天,25~30℃下河沙基质播种,裸花紫珠种子萌芽效果最好。

关键词: 裸花紫株 种子育苗 技术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休闲农业资源的概念,分析目前海南省旅游景区的分布情况和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指出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海南省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资源 旅游景区(点) 国际旅游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山组培苗的移栽驯化技术分析

中国园艺文摘 2014

摘要:淮山组培快速繁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淮山繁殖系数偏低、品质退化等问题,表现出良好的经济价值。以‘桂淮5号’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移栽基质对‘桂淮5号’组培苗的成活率、新根生长以及新叶生长等影响,以期筛选出比较理想的移栽基质,为淮山组培苗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桂淮5号’ 组培苗 移栽驯化技术 移栽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果皮果胶提取工艺的优化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含腱)果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酶量及料液比对果胶提取的影响[1]。确定了酶法提取菠萝蜜果皮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42℃、加酶量45 mg/100 g、料液比1:14(g/m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菠萝蜜果皮中果胶的提取率为13.69%,总半乳糖醛酸为87.6%,比国家标准高22.6%。无论质和量它都高于目前文献报导的各种提取方法。同时,它不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生产安全,流程短,成本低,低碳环保。提胶后的残渣仍保留了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可用于饲料。

关键词: 菠萝蜜果皮 果胶 提取工艺

浅谈海南豇豆主要病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新农村(黑龙江) 2014

摘要:查清为害海南豇豆的主要病害种类,描述它们的为害症状和发生条件,总结出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豇豆 病害 防治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HEV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EST序列信息,通过RT-PCR获得了一个编码橡胶素前体的基因,命名为HbHEV3。HbHEV3编码区cDNA长度为630bp,编码209个氨基酸。预测的HbHEV3蛋白包含1个信号肽,1个具有几丁质结合特性的Hevein结构域和1个Barwinn结构域,HbHEV3与橡胶树及其他植物中类似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分离获得了HbHEV3起始密码子上游1 050bp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含有众多应答激素和胁迫信号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HbHEV3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最高,乙烯诱导能显著上调胶乳中HbHEV3的表达。研究表明,HbHEV3可能参与了橡胶树乙烯介导的防御反应,并在橡胶凝集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橡胶素 基因表达 乙烯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抗病性鉴定与利用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稻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澳洲的77个国家,目前公认有21个野生种,我国有3个野生种。野生稻具有大量栽培稻目前缺乏的的优良特性(基因),成为栽培稻遗传改良的丰富基因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但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各种病害一直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从我国野生稻挖掘和利用抗病材料(基因),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抗病性鉴定与利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加强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野生稻 抗病资源 育种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菠萝果腐病病原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菠萝产区的一种菠萝果腐病疑似样本中分离到了7株形态相近的真菌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iessler];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菠萝果皮榨汁培养基和PDA为病原菌生长适宜培养基;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pH值分别为9和8;麦芽糖、果糖和半乳糖有利于菌丝生长,而果糖、半乳糖和蔗糖为病原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宜碳源;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氮源为硝酸铵、酵母浸粉和天冬氨酸,酵母浸粉和天冬氨酸则有利于孢子萌发;完全光照最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在光/暗交替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病原孢子在RH≥95%的条件下才能萌发,水滴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病原菌致死温度为55℃处理20 min。

关键词: 菠萝 果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