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龙”火龙果选育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仙蜜果、情人果等,属仙人掌科量天尺属热带植物[1-3],原产于中美洲,商业化栽培主要分布于尼加拉瓜、哥伦比亚、以色列、越南、泰国、我国台湾省及美国南部地区,按其果皮果肉颜色有红皮红肉、红皮白肉和黄皮白肉之分。火龙果性喜温暖潮湿,耐炎热,抗病力强;果肉口感好,甜而不腻,气味芳香;营养丰富,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富维生素C等特点,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激素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保健


海南省琼中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省琼中县为研究区域,选取了地貌类型、成土母质、坡度、土壤养分等12个地力评价因子;在构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借助层次分析法对评价单元的指标隶属度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地力综合指数,运用累积曲线法对琼中县耕地地力进行了等级划分。耕地地力共划分为4级:一级地844.3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73%;二级地3 306.39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8.12%;三级地3 786.85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3.66%;四级地736.24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49%。并针对影响琼中县耕地质量的障碍因子提出了改良建议。


菠萝花发育相关基因AcMADS1的克隆与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植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ADS-box转录因子在植物的发育过程特别是控制花器官的诱导与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菠萝(Ananas comosus)花中分离出1个新的菠萝MADS-box基因,命名为Ac MADS1(Gen Bank登录号为KC257408)。Ac MADS1基因的编码区为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7.50 k Da,等电点为9.26。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c MADS1具有保守的MADS-box及半保守的K区,属于AGL6亚家族MADS-box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 MADS1是亲水碱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折叠延伸链为蛋白质骨架,三级结构中蛋白核心结构符合转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常见功能域MADS-box,而且作为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中。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Ac MADS1基因在菠萝果肉以及花器官的雌蕊、花瓣和萼片中均有表达,但在雄蕊以及营养器官的根、茎和叶中几乎不表达;且在花器官早期发育过程中大量表达,后期呈下降趋势。因此推测这个基因可能在菠萝花器官发育和开花诱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菠萝 花发育 MADS-box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海南省几种主要野菜与常见叶菜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海南省具有丰富的野菜资源,野生蔬菜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非常适应海南夏秋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寡照的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在夏秋渡淡、丰富市场品种方面具有常见蔬菜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海南野菜重开发轻研究,对野菜生产以及开发领域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通过从栽培生产、产值和营养等方面将野菜与常见叶菜进行对比,以引起野菜研究开发的重视。1几种海南野菜与常见叶菜的栽培模式比较海南主要野菜有鹿舌菜[Gynura procumb-


海南普通野生稻OrERF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生命科学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信息,从海南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一个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e factor)类转录因子OrERF1。该基因包含一个1 014 bp的完整阅读框,编码337个氨基酸。推导OrERF1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AP2/ERF类转录因子结构特征,与水稻(Oryza sativa)、大麦(Hordeum vulgare)、玉米(Zea mays)和橙子(Citrus sinensis)中相应的AP2/ERF类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聚类分析表明OrERF1是ERF类转录因子。对OrERF1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多种激素应答和胁迫响应的调控元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均能诱导OrERF1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OrERF1可能在逆境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不同浓度锌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锌(0、0.05、0.5、1、2和4 mg/L)对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为0.5 mg/L时,蕹菜生长状况最佳,产量最高,而当锌浓度大于2 mg/L时,蕹菜生长受阻,产量下降,且产生中毒现象。与对照相比,锌浓度为0.05、0.5、1、2.00和4 mg/L的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蕹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锌浓度为0.5 mg/L的处理对增加蕹菜产量和提高蕹菜品质效果显著,是蕹菜水培最适合的锌施肥水平。


海南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海南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促进海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试验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等。试验结果表明:‘紫洋’和‘红云’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产量分别为17778.15 kg/hm2和20086.95 kg/hm2,分别较对照减产1.98%和增产10.75%。其余品种表现一般,还需继续试验观察。‘紫洋’和‘红云’2个紫色马铃薯品种在品质、产量、抗病性和生育期等方面均表现较好,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可进行示范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