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结缕草属植物两种耐盐评价方法的比较

草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操作简单而高效的结缕草属(Zoysia)植物耐盐性评价体系,本研究对水培方法的两种盐胁迫处理方法(不同盐浓度平行处理和盐浓度逐渐增加处理)进行了比较和探讨,通过测定叶片枯黄率和枝叶修剪干质量,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一元多次回归分析,比较结缕草耐盐性。结果表明,两个盐处理方式结果基本一致,盐浓度逐渐增加的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试验误差较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该处理方法为结缕草种质资源的大规模耐盐性评价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结缕草属 耐盐性 评价方法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蛹的寄生功能反应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5%、光照周期(L∶D)14 h∶10 h条件下,研究了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蛹的寄生功能反应及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寄主密度、寄主日龄均影响寄生蜂的寄生效能。蝇蛹金小蜂对桔小实蝇2日龄(N2)、4日龄(N4)蛹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方程分别为Na=0.4494N2/(1+0.0294N2)、Na=0.5586N4/(1+0.0253N4)。24h内单头雌成蜂最多可寄生2日龄、4日龄蝇蛹数量分别为15.29、22.08头。自身密度对蝇蛹金小蜂寄生产生一定的干扰效应,其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0.0719P-0.2526),表明蝇蛹金小蜂雌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雌蜂个体间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

关键词: 桔小实蝇蛹 蝇蛹金小蜂 功能反应 干扰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水稻机插泥浆育秧配套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省水稻机插秧育秧所用营养土,以红砖土或黄、沙土混合为主,并添加各种壮秧剂配制而成,不仅育秧成本高,而且面临营养土供应及营养土运费问题。以泥浆(水稻土)为营养土,参考国内外泥浆育秧技术,以省工、省力、节本为基础结合海南特色气候条件,通过多次试验,建立一套水稻机插育秧配套技术。

关键词: 水稻机插 泥浆 育秧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从海南省品牌农业建设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品牌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当前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快推进海南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品牌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海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区冬季瓜菜根结线虫防控技术区域试验与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 20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诊治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省定安县某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疑似鸭疫里默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鸭疫里默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鸭疫里默杆菌。

关键词: 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诊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麻黄和地胆草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木麻黄和地胆草醇提液和水提液的体外抑菌作用。木麻黄和地胆草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醇提液强于各自的水提液,其中木麻黄醇提液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O20、大肠杆菌O141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0.062 5,0.125和0.25g/mL。木麻黄提取液对于这3株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对应的地胆草提取液,地胆草水提液的抑菌效果较弱,对大肠杆菌O20的MIC为0.5g/mL,对于大肠杆菌O141和沙门氏菌的MIC大于0.5g/mL。木麻黄醇提液的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结果表明:木麻黄和地胆草醇提液和水提液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木麻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优于地胆草提取液。

关键词: 木麻黄 地胆草 体外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北部普通野生稻育性相关性状调查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和分析了海南北部普通野生稻40个居群的柱头颜色、柱头外露率、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和自然结实率。结果发现,海南北部普通野生稻柱头颜色分为褐色、紫色、白色、紫白双色、褐白双色5类。柱头总外露率均在60%以上,平均总外露率82.4%,其中有28个居群总外露率在80%以上,最高总外露率达96.7%。花粉可育率平均为25.6%,可育率在40%以上的居群占总居群的22.5%,可育率最高达91.4%。自然结实率在3.0%~53.1%之间;自交结实率在0~46.8%之间,有4个居群的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均为0;自然结实率最高的单株达98.6%。这些结果对海南野生稻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海南 普通野生稻 柱头外露率 花粉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琼中和保亭作为研究区域,采集了槟榔园土壤样品396个,测定并评价了土壤养分。结果表明:两县土壤pH值及养分分布特点相似,均呈现较强的酸性,有机质和碱解氮均处于较适宜水平,磷钾则表现出极度缺乏。建议在槟榔生产中注重保氮、增磷钾,确保槟榔的生育期有充足的养分。

关键词: 槟榔园 土壤养分 比较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运型有棱丝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2014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冬种的优良有棱丝瓜新品种,以主栽品种碧绿1号为对照,于2012-2013年冬春对引进的7个有棱丝瓜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商品性状、产量及抗病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是彩迪022,但瓜形偏长,华春丝瓜产量较高、早熟、抗病性强、瓜长适中,最有推广潜力。

关键词: 有棱丝瓜 品种 综合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