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大力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对珍珠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牛大力营养成分及在日粮中添加牛大力对珍珠鸡屠宰性能和肉质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规定的饲料常规养分分析方法测定牛大力样品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等含量;另将3%牛大力添加到基础日粮饲养4~10周龄珍珠鸡,饲养40 d后研究其对珍珠鸡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和肉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牛大力常规营养养分为:水分3.06%、灰分1.76%、粗纤维52.26%、粗蛋白1.12%、粗脂肪1.32%,说明牛大力具有高粗纤维等特点,但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牛大力,可显著提高珍珠鸡的生长速度、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胴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胸肌、腿肌的pH值;显著降低珍珠鸡的胸肌、腿肌的滴水损失;对粗脂肪、粗灰分、翅重、屠宰率和水分的影响不大。结果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牛大力可显著提高珍珠鸡的生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屠宰率和肉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珍珠’番石榴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改善番石榴贮藏性能的方法‘,珍珠’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Pearl’)果实用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冷藏(15℃)处理,研究其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μL L-1的1-MCP处理能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软化和果皮退绿;1-MCP处理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升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下降,延缓了果实中丙二醛(MDA)的积累。因此,1-MCP处理结合低温可有效改善‘珍珠’番石榴的贮藏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戟科绿肥的有机肥品质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大戟科植物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肥资源。分析53份采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大戟科绿肥种质的粗有机物与矿质养分含量,并对这些大戟科种质进行了有机肥分级,结果表明:大戟科绿肥的粗有机物含量较高,为89.2%,且变异较小;大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中含氮量为8.2~47.8 g/kg(平均为23.2 g/kg),含磷量为2.9~26.6 g/kg(平均为11.5 g/kg),含钾量为4.6~41.1 g/kg(平均为15.3 g/kg),含钙量为2.8~30.9 g/kg(平均为16.1 g/kg),含镁量为1.1~8.0 g/kg(平均为3.5 g/kg),含硫量为1.0~7.5 g/kg(平均为3.2 g/kg);微量元素含量变异要比大量元素的大,含铁量为平均328.4 mg/kg,含硼量为26.6 mg/kg,含锰量为313.3 mg/kg,含铜量为11.2 mg/kg,含锌量为64.1 mg/kg,含钼量仅为2.56 mg/kg,是含量最低的矿质营养元素。大戟科绿肥的有机肥评价结果表明,均为三级以上有机肥,并且绝大多数为二级有机肥,三级有机肥最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研磨时间对咖啡感官风味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咖啡在研磨过程中因咖啡颗粒破碎,使风味物质大量散失,为了探索咖啡研磨对咖啡感官风味的影响,利用植物粉碎机和臼式研磨机,将焙炒好的咖啡豆按不同时间粉碎研磨,用色差仪分析研磨过程中咖啡的光敏性变化以及用电子舌、电子鼻对咖啡研磨过程中感官风味进行定性表达。Lab数据结果表明,在前9 min颜色逐渐变浅,然后随之逐渐加深。在前9 min有大量风味物质逸散,其后逸散速率减缓。电子鼻和电子舌PCA和DFA分析均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口感和香味逐渐变化,SQC结果表明不同研磨时间的样品虽然气味变化不是很大,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口感变化较大,只有研磨5 min样品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均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咖啡研磨时间要控制在5 min以内,以避免咖啡中风味物质大量散失,使咖啡感官风味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岛棉DELLA蛋白基因GbGAI2的克隆及其在胚珠中表达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摘要:赤霉素(Gibberellins,GA)在棉花纤维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ELLA蛋白是GA信号通路中的起关键作用的负调控因子。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海岛棉的DELLA蛋白同源基因GbGAI2。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GbGAI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DELLA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并与陆地棉DELLA蛋白GhGAI2氨基酸有90.13%相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GbGAI2在1-5DPA和23DPA棉胚中的表达量较高,说明该基因可能在海岛棉棉纤维发育的起始阶段和棉纤维次生壁加厚阶段起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芒藻Micractiniumsp.18A8培养条件优化及碳源对含油量的影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海南分离得到一藻株,经18SrDNA分子鉴定为微芒藻(Micractiniumsp.18A8)。将其培养在BG11、SE、HSM及其相应的S、N、P缺陷培养基上,测定藻株的生长速率和油脂含量。结果显示:Micractiniumsp.18A8在-N、-P、-S培养时含油量增加。其中,-N或-S促进细胞油脂积累明显。但-N、-P、-S培养使微藻生长减速,藻细胞中的糖、蛋白质含量减少,光合效率下降。就生长而言,Micractiniumsp.18A8在HSM培养基中生长最佳。外加碳源试验结果显示:SE-S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和葡萄糖,在0~30mmol/L乙酸钠浓度,0~50mmol/L葡萄糖浓度的范围内,藻株生长速率、含油量以及藻细胞的光合效率都是随着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乙酸钠浓度超过30mmol/L,葡萄糖浓度超过50mmol/L时,上述指标反而降低。
关键词: 微藻 Micractinium sp. 营养缺陷 油脂 光合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MT-AHP的海南澄迈县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在构建包含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立地条件和土壤管理在内的4个子目标、11个指标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指标隶属度,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指标隶属度进行加权求和,对澄迈县各乡镇进行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澄迈县耕地地力为中等水平,二、三、四级耕地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9.8%;各乡镇耕地地力水平分布不均,以瑞溪镇和金江镇最高,加乐镇和文儒镇的五级耕地所占比重较大,其耕地地力水平较低;区域降雨和地形因素是研究区内耕地地力水平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成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政自由裁量权现状与控制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 2012
摘要: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特点及使用原则,分析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现实表现,提出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很好的粉源植物——散尾葵
《中国蜂业 》 2012
摘要:散尾葵,又名黄椰子,属棕榈科、散尾葵属,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干光滑,黄绿色,无毛刺,嫩时披蜡粉,上有明显叶痕,呈环纹状。叶面滑细长,单叶,羽状全裂,长 40~150 cm,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裂片条状披针形,左右两侧不对称,中部裂片长约 50cm,顶部裂片仅 10cm,端长渐尖,常为 2 短裂,背面主脉隆起;叶柄、叶轴、叶鞘均淡黄绿色;叶鞘圆筒形,包茎。肉穗花序圆锥状,生于叶鞘下,多分支,长约 40cm,宽50cm;花小,金黄色,在海南花期为 4 月下旬~6 月上旬。果近圆形,长 1.2cm,宽 1.1cm,橙黄色。种子 1~3枚,卵形至椭圆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