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种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种业 》 2009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黑龙江省种业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种业公司的良莠不齐,引发了我省种业的质量危机、诚信危机,如果业界不引起重视,种业将面临严峻问题。种业优势能保持多久?种业企业到底能走多远?这是每一个种业人应当思考的问


食用型向日葵龙食杂1号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以自育的胞质雄性不育系02N97202A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R8830为父本,组配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于2006年完成全部育种程序,该杂交组合表现优质、高产、抗病和商品性好等特点。2007年6月经全国向日葵鉴定委员会鉴定推广。


东北黑土玉米单作体系氨挥发特征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通气法测定了东北黑土玉米单作体系田间土壤的原位氨挥发。试验设5个氮肥处理,即:施氮量(N)分别为0、150、225和300 kg/hm~2(分别用N_0、N_1、N_2和N_3表示),N_1、N_2和N_3处理基施氮肥和拔节期追肥各1/2,其中N_3为习惯施肥;同时,设置优化施肥处理N_4,用量为N 225 kg/hm~2,基施氮肥、拔节肥和孕穗期肥各1/3。结果表明,来自肥料的氨挥发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发生在施肥后的7 d内。由于追肥期高温低湿,追肥期氨挥发量显著高于基施氮肥。随施氮量增加,氨挥发损失增加;优化施肥(N_4)的氨挥发损失量明显低于习惯施肥,N_1、N_2、N_3和N_4处理来自氮肥的氨挥发依次为N 5.09、9.18、13.47和7.14 kg/hm~2,相当于施氮量的3.39%、4.08%、4.49%和3.17%。可见,优化施肥对于我国东北集约化农区节省氮肥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不同施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通过对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探讨了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处理B2(N为116.5kg/hm2)与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6∶4)时,公顷产量最高达到8188.7kg,比B2(N为116.5kg/hm2)×A1(基蘖穗肥比例7∶3)、B2(N为116.5kg/hm2)×A3(基蘖穗肥比例5∶5)、B2(N为116.5kg/hm2)×A4(基蘖穗肥比例4∶6)分别增产10.6%、11.7%、12.5%;比在同一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基蘖穗肥比例6∶4)×B1(N为93.4kg/hm2)、A2(基蘖穗肥比例6∶4)×B3(N为140kg/hm2)分别增产4.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