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北方地区蒲包花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2009

摘要:蒲包花花形奇特,观赏价值较高,性喜凉爽。笔者从生态习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蒲包花在北方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蒲包花 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穗醋栗新品种‘绥研1号’

果农之友 2009

摘要:黑穗醋栗‘绥研1号’是从俄罗斯黑穗醋栗品种‘波列特玛丽’的实生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1996年播种实生苗,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和分析,从大量实生群体中选出性状优良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细菌培养液对苗期白菜UV-C辐射的防护作用初探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摘要:研究光合细菌培养液对经UV-C照射的白菜幼苗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UV-C照射可促进白菜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的形成,喷施光合细菌培养液能稳定这3种成分的含量,对UV-C有一定的隔离和防护作用;经UV-C照射的白菜SOD活性普遍比未经UV-C照射的低,光合细菌培养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白菜SOD活性;在较长时间的UV-C照射后,光合细菌培养液能提高和维持CAT活性。

关键词: 光合细菌培养液 UV-C辐射 白菜 抗氧化系统 防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A对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表达效果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在猪的成纤维细胞内添加浓度为0.5、5、10、30μg/μL维生素A,分别作用12、24、48、72 h后,比较分析RBP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添加10μg/μL的维生素A作用72 h后,RBP的表达量下降了92.6%;添加5μg/μL的维生素A作用72 h后,RBP的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7倍。适量的维生素A可以诱导RBP表达,但过量的维生素A则会抑制RBP表达。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维生素A 视黄醇结合蛋白基因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摘要:针对牡丹江丘陵半山区的气候特点,分析了大豆蚜虫的发生规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提出以天敌防控为主,农作物合理间作,生、化综合防治大豆蚜虫的措施.

关键词: 丘陵半山区 大豆蚜虫 发生规律 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织化植物蛋白产品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随着挤压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组织化植物蛋白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根据国内外研究论文和报告,从感官评价、质地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等角度,介绍了中低水分组织化植物蛋白和高水分组织化植物蛋白产品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组织化 植物蛋白 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T-POR技术检测马铃薯A病毒

中国马铃薯 2009

摘要:参考GenBank中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的保守序列,利用Primer6.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PVAF、PVAR,以此引物利用RT―PCR方法对PVA保守序列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引物PVAF、PVAR能从已知的感染PVA病毒的植株中扩增出834bp的cDNA特异性片段;该RT-PCR的检测灵敏度为1pg的病毒核酸,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PVA病毒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RT―PCR 捡测 马铃薯A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施保克敏感性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

摘要: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30个稻瘟病菌菌株对施保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菌株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最敏感的是双鸭山地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0.04081μg·mL-1;最不敏感的是鸡西地区菌株,其EC50平均值为0.06489μg·mL-1;同时,确定稻瘟病菌对施保克敏感性基线为0.04917μg·mL-1。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施保克 敏感性 敏感性基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品系列彩色甜椒

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2009

摘要:龙品系列彩椒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品种资源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彩色甜椒新品种。1品种及特征特性1.1锦红定植后约130天成熟。株高55cm左右,株幅45cm,叶肥大,叶色深绿。果实长灯笼形,嫩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果表光滑、油亮、无皱,3~4道筋,果肉厚、质脆,单果重200g左右。抗病性较强,耐贮运,适宜保护地栽培。1.2锦黄定植后约120天成熟。株高60cm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伏秋旱对大豆密植栽培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摘要:以丰收24号、丰收25号、北丰9号为试验品种,通过对2008年与常年降雨量相差的分析,研究了伏秋干旱对不同栽培密度大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伏秋干旱的条件下,由于种植密度的加大,使个体之间水份竞争加大,致使单位面积粒数、百粒重降低,其中百粒重的降低起主导作用,进而使产量严重降低。因此,在伏秋干旱情况下,不宜采取密植栽培方法。

关键词: 大豆 密度 伏秋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