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水稻新品种——淮稻7号(淮9726)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蔬安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对新型昆虫病毒复合杀虫剂三蔬安水剂、0.6%灭虫灵乳油、2.5%敌杀死乳油等3种药剂进行了防治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蔬安水剂速效性一般,持效性较为突出;气候条件对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杀虫剂 小菜蛾 甜菜夜蛾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徐麦856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关键词: 徐麦856 特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晶山楂糕生产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冷浸提山楂果肉得到较透明的浸出液,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发生凝胶作用,研制出水晶山楂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冷冻温度-18℃、冷冻时间12 h、浸提温度15~35℃、浸提时间1 h;试验产品感观透明、有较好的弹性和硬度、口感滑爽、酸甜适口,是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

关键词: 水晶楂糕 冷冻 浸提 凝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樟巢螟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关键词: 园林害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稻鸭共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在总结分析稻鸭共作的发展历史、系统特点和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对稻鸭共作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详细讨论了稻鸭共作在基础理论和种养技术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并针对示范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从发展机制与配套措施上,提出了稻鸭共作系统的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有机农业 生态安全 环境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爱增美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关键词: 爱增美 草莓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2个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的推导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对 13个具有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条锈菌系的反应,采用基因推导方法,分析 52个重要小麦品种(系)所携带的抗条锈基因。结果表明:在已知的 19个抗条锈基因中,Yr1、Yr2、Yr6、Yr7、Yr8、Yr9、Yr11、Yr12、Yr17、Yr18、Yr24和Avocet12个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布在 28个小麦品种 (系 )中;携带Yr11基因的小麦品种最多,有 17个,携带Yr2、Yr6和Yr17基因的小麦品种各有 15个;抗源品种 92R137、92R149等可抵抗包括当前流行小种在内的所有供试条锈菌系,正在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如陕 160、济南 17、烟 188、烟 361等感染所有的菌系,由此推导它们不含任何已知抗条锈基因。培育和推广具有有效抗条锈基因的新品种迫在眉睫。该文还讨论了基因推导的局限性。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条锈菌 基因推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条件下,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抽穗期对6个品种进行高温(40℃)处理,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极端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水稻抽穗期高温会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高温处理下6个水稻品种的结实率平均比常温对照下降25个百分点以上,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高温也显著(P<0.05)降低稻米的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尽管各品种对高温的响应表现出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但是高温对所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培育耐热品种是解决热害的技术途径之一,但近期内,关键在于进行种植制度调整与栽培技术创新,以提高植株生态避热和生理抗热能力。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高温热害 基因型差异 产量构成要素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