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谷子ARF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素应答因子(ARF,auxin response factors)是一类可以结合在生长素应答基因启动子部位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谷子为材料,共鉴定出24个ARF基因,命名为Si ARFs。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谷子Si ARFs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分布、基因倍增模式、系统进化以及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 ARF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除2号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上都有该家族基因,基因的扩增模式为分散复制与片段复制。Si ARFs基因家族具有相对保守的结构,即包含1个保守的B3 DNA结构域、ARF结构域和Aux/IAA结构域,ARF蛋白的3D结构含有3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谷子ARF蛋白和物种相近的高粱、玉米聚在一起。大多数ARF基因在谷子根、茎、叶和穗中都有表达,且不同基因表达量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谷子 ARF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后1-MCP和MAP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冷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红富士’苹果进行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处理,继而进行0℃冷藏和20℃货架贮藏。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虎皮病和果心褐变增多。1-MCP处理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包装内CO2和乙烯含量。同时,1-MCP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发病指数、果心褐变指数以及果柄端果肉褐变率,显著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1-MCP+MAP结合使用可较好维持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色泽、抑制果柄端果肉褐变。综合分析认为,1-MCP+MAP处理能较好维持‘红富士’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显著抑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1-甲基环丙烯 自发气调包装 品质 虎皮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JQ23的表型鉴定及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韭菜迟眼蕈蚊是韭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实验室从河南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获得1株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高毒力的Bt新菌株JQ23。经Biolog GENⅢ细菌鉴定系统分析菌株JQ23为苏云金芽胞杆菌,相似率为0.596;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明确菌株JQ23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72 h的LC50值为8.38×10~6芽胞/mL;经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Q23在1×10~7芽胞/mL浓度下,采用滴灌法连续用药3次,间隔7 d,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达到86.28%;经春季田间小区试验,再次验证菌株JQ23在1×10~8芽胞/m L浓度下,采用滴灌法连续用药3次,间隔7~10 d,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达到66.75%。由此可见,菌株JQ23能够有效地控制韭菜迟眼蕈蚊的虫口数量,减少作物的受害率,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苏云金芽胞杆菌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冬早春田间阶段性覆膜增温促进冬小麦产量提高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春温度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适宜温度间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冬小麦相对低产问题,于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2个生长季,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晚冬早春搭建棚室阶段性升高田间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月20日前后麦田塑膜覆盖每提前1周积温提高23.0~49.7℃,1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整个升温阶段内可增加积温167.7~176.8℃,从而小麦生长发育提前。塑膜揭除后形成的相对低温环境使后续各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延长4~10 d。与常规种植(对照)相比,最早增温处理的开花期干物质产量提高18.8%,叶面积指数提高14.7%,花后光合势增加43.6%,花后净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延长10 d以上;返青后各生育阶段的延长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转移,有效穗数增加48~98万hm?2、单穗粒数增加3.9~4.5粒、千粒重增加2.5~5.6 g。在全生长季积温较少的2012—2013年度,最早增温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37.5%,在积温较多的2013—2014年度增产18.2%,并提前5 d成熟。晚冬早春农田阶段性覆膜增温是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新型方法,提前并延长了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时间是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获得高产的原因。

关键词: 晚冬早春 阶段性覆膜增温 冬小麦 产量 华北平原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olbachia对山楂叶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olbachia是一种共生菌,可在多种叶螨寄主中引起细胞质不亲和及适合度改变,影响寄主的生物学特性。为了明确感染Wolbachia对山楂叶螨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命表法系统观察了山楂叶螨感染种群和未感染种群的生物学,分析感染Wolbachia对其生殖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感染种群产卵前期比未感染种群延长了约0.69d,产卵量降低了16.84%,而对其性比没有显著影响。感染种群在25℃从卵发育到成螨平均需要(14.21±0.11)d,比未感染种群(13.25±0.08)d延长了将近1d。感染种群数量增长1倍,需要的时间为5.7346d,未感染种群仅需要5.1322d;感染种群平均每经过1d增长为原数量的1.1285倍,未感染种群则为原数量的1.1446倍。表明感染Wolbachia的山楂叶螨种群生殖力下降,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延长,种群发展速率下降。

关键词: Walachia 山楂叶螨 生长发育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光’苹果芽变新品种‘红光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光2号’是由‘国光’苹果选育出的芽变苹果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皮深红色,着色指数0.95,果面光滑,蜡质中等厚,果肉黄白,肉质紧密,风味偏酸,香味浓;平均单果质量138.1 g,最大单果质量245 g,果形指数0.75;每果实含种子4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98%,可滴定酸0.73%,糖酸比23.3,硬度10.5 kg·cm-2,品质上等。果实生育期170d,在张家口怀来地区(115.52°E、40.4°N)10月中、下旬成熟;花序花朵数5.5个,拉枝刻芽处理后萌芽率78.2%,成枝力极强。以八棱海棠为砧木,抗寒、抗旱、耐盐碱,植株树体健壮。适合张家口、承德地区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树龄5年后定产22.5 t·hm-2。

关键词: 苹果 新品种 ‘红光2号’ 芽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下马瑟兰/101-14嫁接苗和自根苗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质量浓度为4g·L~(-1)和8g·L~(-1) NaCl胁迫下马瑟兰/101~(-1)4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速率(P_n)、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增加,马瑟兰嫁接苗与自根苗Pn均逐渐降低,在4g·L~(-1) NaCl胁迫下两者的Pn无显著差异,而质量浓度为8g·L~(-1) NaCl胁迫下嫁接苗的P_n显著大于自根苗。4g·L~(-1)盐胁迫下嫁接苗和自根苗的P_n均随着胞间CO_2摩尔分数(C_i)下降而降低,说明气孔限制是导致P_n降低的主要原因;8g·L~(-1)盐胁迫下嫁接苗和自根苗的C_i升高,而P_n下降,表明非气孔限制是导致P_n降低的主要因素。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增加,马瑟兰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初始荧光(F_o)逐渐升高,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和无线色素转化效率(F_v′/F_m′)逐渐降低,说明盐胁迫使PSⅡ的反应中心受到破坏,PSⅡ电子传递受抑制;但马瑟兰嫁接苗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小于自根苗,说明嫁接苗PSⅡ的反应中心伤害程度小于自根苗,这可能是盐胁迫下嫁接苗Pn高于自根苗的原因。

关键词: 马瑟兰 盐胁迫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对香椿芽保鲜效果的研究

广西植物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对香椿芽的保鲜效果,该研究以多年生香椿树嫩芽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茶多酚(TP)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处理香椿芽,(4±1)℃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香椿芽感官变化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腐烂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茶多酚与壳聚糖复配溶液可维持香椿芽的感官品质、降低生理衰老程度并减少腐烂率。其中,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对香椿芽保鲜效果最显著。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处理的香椿芽在贮藏12 d时失重率仅为1.52%、维生素C保持率为63.08%、叶绿素损失率为20.67%,同时对降低香椿芽的腐烂率和脱叶率有明显效果,贮藏21 d香椿芽的完好率接近84%、脱叶率为8%。1%茶多酚会加剧香椿芽的腐败脱叶,掩盖了香椿芽原有的香味,并导致褐变现象。因此,0.3%茶多酚-0.5%壳聚糖复配液在香椿芽保鲜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茶多酚 壳聚糖 香椿芽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节水型冬小麦杂交种—衡杂102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衡杂102是以石1515为母本,以航天诱变抗旱、耐盐突变系衡5为父本,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化学杀雄方法选育的冬小麦杂交种,于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5007号。衡杂102是河北省首个通过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衡杂10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44d,比对照邯4589(下同)晚熟1d。幼苗半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