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娘子关泉域降水补给的时滞研究
《中国岩溶 》 2003 CSCD
摘要:针对娘子关泉域降水补给的时滞问题展开研究,根据泉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灰色系统特征,提出了带有时滞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泉域不同区域的降水量与泉水流量进行了时滞分析,结果表明,娘子关泉域不同区域的降水对娘子关泉的补给时滞存在差异,位于中间主流带的阳泉市、平定、盂县、昔阳与和顺的降水时滞为2年;位于西南、西北径流区边缘的寿阳和左权的降水时滞为4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最大施肥量的构成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土壤通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采用施肥比例试验与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与不同生态区条件下进行施肥量试验的方法,对土壤养分类型及施肥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了最大施肥量的概念,并对其构成因素、实质含义及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最大施肥量是包含最佳施肥比例在内的土壤潜在玉米最高产量下的氮磷总用量,它是由土壤养分类型及养分的对比关系决定的,并不受年变化的影响,但年际变化显著影响最大施肥量的经济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我国玉米生产发展问题的看法
《玉米科学 》 2003 CSCD
摘要:只有玉米生产发展了,消化玉米的主渠道才能逐步畅通和上规模,玉米转化增值才具有竞争力。发展玉米生产还需要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具有诚信的合作,提高全民的竞争意识和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据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苜蓿属的系统分类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对苜蓿属28个种和1个草木樨种的核糖体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子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做了分析。黄香草木樨被用作外类群。系统分析产生的进化树与该属传统分类基本一致。本研究提示,黄花苜蓿应与紫花苜蓿列入一种。M.hybrida,M.cancellata和M.prostrata是与栽培苜蓿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种。研究结果证实先前被称做胡卢巴属的植物种应被归于苜蓿属,而苜蓿属内的Heynianae、Platycarpae和Spiro-carpos等族的分类应予以重新考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液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浓度对柠条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浓度对植株主根长度、侧根数、株高、根冠比、鲜重、干重、茎叶中含磷量、吸收量和磷的利用效率等都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不同的磷浓度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综合植株主要生长发育性状指标,发现柠条苗期营养液培养的适宜磷浓度为10~500μmol·L-1,最适宜磷浓度为100μmol·L-1,缺磷的临界浓度在1~10μmol·L-1间.柠条苗期植株地上部含磷量随外界营养液中磷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外界磷浓度达到1000μmol·L-1时对植株生长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保证农药残留分析质量的研究
《质谱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项目的农药残留质量保证进行研究 ,讨论了该技术使用的有限性 ,并提出建议。在非最佳设备条件下 ,通过良好的样品制备及有效合理地使用毛细管或填充柱 GC/ MS方法 ,进行有效的、低成本的定性和定量农药残留分析
关键词: 质谱学 农药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GC/MS) 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锦鸡儿根瘤菌资源分布与生态学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山西锦鸡儿根瘤菌资源分布、菌种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其生态学适应性与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山西锦鸡儿根瘤菌资源分布广,结瘤率高,根瘤大,固氮周期长,耐盐碱,用高效抗逆菌株接种,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增加干重28.9%~7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