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玉米新品种华耐甜玉782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华耐甜玉782是以自交系HT-3为母本、XTF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一代杂种。株高228 cm,穗位高85 cm,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20.5 cm,穗行数17行,行粒数39粒。鲜穗籽粒黄色,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7.8%,还原性糖含量为7.0%;感丝黑穗病、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矮花叶病。每667 m~2产鲜穗1 000 kg左右,品质优,生育期80 d(天)左右。适宜山西省鲜食玉米主产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单株荚数QTL定位及整合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单株荚数是构成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大豆种质资源中也是一个变异范围较广的性状,为了有助于大豆单株荚数分子选择育种,以大豆多荚材料C025和少荚材料JD18为亲本,以通过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对亲本及遗传群体进行2 a(太原2017、太原2018)表型性状和基因型数据分析,同时结合利用已知的大豆SSR遗传图谱,结果显示,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QTLs 33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0.2%~56. 4%;通过元分析整合最终共定位大豆单株荚数23个QTLs,其中有5个QTLs(q PN. C2-3、q PN. I、q PN. C2-4、q PN. C1和q PN. L)与前人的研究重叠,分别位于C2、N、C1这3条染色体上;其余18个QTLs是研究发现的控制大豆单株荚数新的QTLs(q PN. D1a、q PN. N、q PN. C2-1、q PN. C2-2、q PN. M、q PN. A2-1、q PN. A2-2、q PN. K、q PN. O-1、q PN. O-2、q PN. B1、q PN. F、q PN. B2、q PN. E、q PN. J、q PN. D2-1、q PN. D2-2、q PN. G)。q PN. A2-1、q PN. C2-4和q PN. C1(贡献率分别为56. 4%,29. 5%,35. 4%)这3个QTLs可被多环境重复检测且贡献率较高,因此,其可以作为主效QTL进行后续大豆单株荚数分子研究。由于大豆单株荚数是一个易受环境影响且由多位点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研究检测到一些新的QTLs,并且也验证了一些前人检测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同时整合目前比较完善的大豆单株荚数QTL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透胁迫对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系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旨在为萱草属植物的EMS诱变提供一种预处理技术方法.以'红运'萱草带芽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高渗透固体培养基(MS+甘露醇36 g/L+山梨醇36 g/L+蔗糖50 g/L)在1.0%EMS半致死剂量诱变前分别进行0、30、60、90 min的渗透胁迫预处理.测定24 h的相对电导率和SOD、POD、CAT酶等生理生化指标;观察统计不同生长时期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等;通过40%叶枯病菌粗毒素液选择压筛选获得抗病阳性植株,计算突变体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愈伤组织的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显著下降;24 h时的细胞质膜透性和SOD、CAT酶活性升高、POD酶活性降低.胁迫时长30~60 min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普遍降低4.5~5.6 g,对愈伤组织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未造成显著影响;突变体率比ck提高了6.34%~9.27%.胁迫时长达90 min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成活率、分化率和再生苗率极度降低,通过选择压筛选获得的2株再生苗均为阳性植株.结论:渗透胁迫对EMS诱变愈伤组织的伤害呈叠加效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伤害作用加剧.高渗透固体培养基预处理30~60 min可以作为大花萱草EMS离体诱变提高突变体率的方法.渗透胁迫时间的长短与突变率提高的幅度没有规律性.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甲基磺酸乙酯(EMS) 离体诱变 大花萱草 突变体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优质兔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途径——面对禁抗的探讨
《科学种养 》 2019
摘要: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宣布在2020年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全部退出。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任克良研究员,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优质兔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途径,旨在为我国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Zj2-CP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枣树2-半胱氨酸氧化还原酶基因(2-Cys peroxiredoxins, Zj2-CP)的功能,为其在枣树抗逆基因工程改良中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辣椒枣’(Ziziphus jujuba‘Lajiaozao’)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目的基因在盐胁迫及PEG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本实验室已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EZR(K)-Zj2-CP-LNY转入拟南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目的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同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高盐和干旱胁迫处理,验证其抗逆功能。【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辣椒枣’组培苗中,Zj2-CP能够被不同浓度的PEG和盐胁迫诱导表达,暗示该基因可能对枣树抗旱性和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转Zj2-CP基因的拟南芥转化株系的茎和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及根的细胞膜中均检测到Zj2-CP存在。在盐胁迫处理下,转Zj2-CP基因的拟南芥的幼苗存活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转Zj2-CP基因植株主根的长度显著低于野生型。【结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过表达Zj2-CP基因的拟南芥增加了对干旱和盐胁迫的敏感性,我们推测Zj2-CP参与植物干旱和盐胁迫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双孢蘑菇产业发展个例的分析与思考
《农产品加工 》 2019
摘要:近几年,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末,全省食用菌总产量已突破30*104t,实现总产值224 521万元,在全省布局区域化、栽培品种多样化、园区筹建规范化、生产技术专业化、加工产品增值化、经营模式产业化等方面整体趋势向好.未来几年,山西省双孢蘑菇产业要保持平稳增长,重点是实现由注重数量向提高单产、质量转变;由分散小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转变;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大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延长、完善产业链,才能增加抵御市场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种养废弃物构成及资源化利用潜力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种养废弃物的高效利用,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资源量、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估算出主要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尿的资源量,分析其在市域尺度上的分布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综合高效利用的途径。结果表明,晋南地区存在大量小麦秸秆,其他地区均以玉米秸秆为主。畜禽粪尿中以牛、猪、羊粪尿居多,且存在晋西北多羊、北中部多牛、晋东南多猪的分布格局。2007—2015年山西省农作物秸秆产量由1.27×10~7t增加到1.54×10~7t,畜禽粪尿的产生量由1.82×10~7t增加到2.02×10~7t,且山西省种养废弃物的总产量近几年逐渐趋于稳定。若将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肥料化,其相当于有机质、N、P、K分别为1.54×10~7、1.25×10~5、5.28×10~4、1.04×10~5t,若将其能源化则可转化为标准煤1.05×10~7t或沼气4.59×10~9m~3,资源化潜力巨大。研究表明,山西省种养废弃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域性差异大,资源化利用的空间较大,应力争通过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及其他利用途径,实现种养废弃物资源的多途径综合高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城地区红肉火龙果初步筛选及日光温室关键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运城地区种植的优良红肉火龙果品种,并总结出关键栽培技术,通过对蜜宝、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金都1号、美龙1号5个红肉火龙果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观察其适应性及生长发育表现.结果表明:5个红肉火龙果品种均能适应运城地区的环境条件.从果实外观品质看,金都1号火龙果最好,其次是蜜宝、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和美龙1号较差.从平均单果重来看,金都1号>蜜宝>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美龙1号.在裂果性及耐储藏方面,金都1号、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美龙1号表现较好,蜜宝较差,容易裂果且不耐贮藏.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来看,蜜宝含量最高,其次是金都1号、桂红龙1号、桂红龙5号,美龙1号含量最低.通过引种初步筛选,金都1号、桂红龙1号在运城地区表现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信息区块链技术架构设计及应用展望
《智慧农业 》 2019
摘要: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但生产分散、技术落后、基础薄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区块链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方式,与分布式经济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在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广义区块链的设计思想,结合中国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信息采集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与应用层的7层农产品信息区块链技术架构。该架构可以提供灵活的分布式存储机制、完备的信息共识体系、可靠的信息防篡改功能和实用的激励回报措施。针对以上功能在农产品信息溯源和农产品市场信息透明化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建立区块链农产品交易体系的概念,最后对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