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菇房控鼠配套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根据菇房害鼠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 ,制定了压、堵、杀配套控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配套控鼠技术 ,控鼠效果平均达 94 .2 7% ;堵鼠加诱杀处理组的控鼠效果平均为 88.2 0 % ;压低基数处理组的控鼠效果平均为 84 .73% ;对照组平均控鼠效果为 60 .50 %。配套技术的控鼠效果比单项技术分别提高 6.1~ 9.6个百分点 ,与对照组比较 ,提高了 33.8个百分点 ,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菇房 害鼠 控制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油梨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效应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通过对正常生长条件下的一年生油梨实生幼苗进行光合诱导 ,在最适光照强度为 50 0μmol·m-2·s-1下测定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其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胁迫的加深 ,其光合作用明显下降。胡萝卜素首先明显下降 ,其后叶绿素 a也逐渐下降 ,而叶绿素 b表现为含量不断上升 ;H2 O2 含量先是迅速增加 ,而后呈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油梨(实生)幼苗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抑制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麦作期气候对麦类生产的影响及纾解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研究所必须找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

福建农业科技 1999

摘要:该文以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作物专用肥的研究与开发为例,探讨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研究所应如何找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研究所 科技 经济 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姬菇1号制制作工艺研究初报

食用菌 1999

关键词: 真姬菇1号 食用菌 制作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除尽防治甜菜夜蛾的小菜蛾

农药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对10%除尽悬浮液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除尽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好于防治小菜蛾,以1500倍的使用剂量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3天后田间防效分别为95.53%和85.49%.建议大田可使用1500倍剂量防治甜菜夜蛾和使用1000倍剂量防治小菜蛾.

关键词: 小菜蛾 甜菜夜蛾 除尽悬浮液 杀虫剂 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侯产茶叶专用肥在茶树上应用效果试验

茶叶科学技术 1999

关键词: 茶树 茶叶专用肥 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抗源育种利用研究简报

福建稻麦科技 1999

摘要:在八十年代研究的基础上,从1990至1997年系统地开展了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xarCav)的致病性、水稻抗源材料的筛选和抗性基因分析,以及抗源材料的育种利用研究。研究了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变化基础和特点,在明确福建省稻瘟病菌相对稳定的优势致病性小种为ZB13、ZB15的基础上,筛选出抗性强、抗谱宽的水稻抗源Tetep、谷农13、梧农1号、赤块矮选、红脚占和广农种等;筛选出新抗源矮秆Tetep;明确主要抗源对优势生理小种ZB13、ZB15等具有2对抗性基因,抗性遗传效应好;运用抗源谷农13和梧农1号等,育成抗瘟、丰产、适应性强的南保旱新品种和南在早1号、建154和南系1号等的抗瘟丰产新品系;逐步形成融多学科为一体的稻瘟病菌致病性、水稻抗源筛选和创造、抗性基因分析和抗源育种利用系统。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水稻抗源 抗性基因 抗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溪南Peng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溪南Peng柑 形态特征 物候期 丰产性 果实品质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稻分蘖调控研究:Ⅰ.几个杂交稻组合不同出生期分蘖成穗的追 …

福建稻麦科技 1999

摘要:为了探索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对5个杂交稻组合进行定株定蘖追踪观察,明确:(1)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D分蘖力强,总茎蘖数多的组合在移栽后15D;(2)本田期有效分蘖是移栽后头4片新生叶的"同种"蘖;(3)成穗分蘖随着出生期的推迟,每穗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晚生蘖的结实率很低;(4)在供试条件下,构成总穗数和总产量的份额,主茎加秧田分蘖为59%和72%,移栽后20D内出生的分蘖为39%和27A%,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有效分蘖 临界期 生育调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