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MH处理对焦核龙眼品种果实形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栽培的龙眼全部是大核品种,近年来,我所选出了闽焦64-1、闽焦64-2等5个很有希望的焦核优良单株,但因其无性后代果实的焦核率低(通常成熟果实的焦核率只有30%左右)、不稳定,故尚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试验拟找出用MH(青鲜素)处理焦核龙眼品种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菊的番茄不孕病毒脱除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番茄不孕病毒是福建省切花菊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病毒,平均带毒率高达85.9%。为探讨其脱毒技术及其可行性,以福建省种植的菊花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①热处理(白天40℃、夜间30℃,5~20d),②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③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再二次培养等3种处理,经生物学鉴定、电镜观察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D-ELISA),3种处理的脱毒率分别为13.3%~20.0%、41.6%~60.0%和83.3%~90.0%。此外,还进行了不同品种和外植体长度对切花菊组织培养的诱导率及脱毒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白天40℃、夜间30℃,10~20d)结合茎尖培养(取茎尖0.5~1.0mm)再二次培养是脱除切花菊的番茄不孕病毒的最有效方法,可在大田生产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 菊花;番茄不孕病毒;脱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洋葱品种引种比较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引进日本洋葱品种 92 1与秀玉丸进行生物学特性、光合速率、光温效应和土壤适应性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92 1株型紧凑 ,双心鳞茎率低 ,成熟自然倒伏率高 ;秀玉丸株型高而散 ,双心鳞茎率高 ,自然倒伏率低。 2 92 1光合速率上升快 ,早生快发 ;秀玉丸光合速率上升与下降均较慢 ,生长稳健。 3 92 1属早熟品种 ,适宜播种期为 9月 5~ 2 0日 ;秀玉丸属中晚熟品种 ,适宜播种期为10月 5~ 2 0日。 4旱坡地适宜种植 92 1,滨海沙地适宜种植秀玉丸

关键词: 洋葱 光合特性 播种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熏硫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作用及脱硫效应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为提高龙眼果实贮藏期的商品价值,探讨了熏硫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生理的影响及脱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八成成熟的乌龙岭龙眼果实,采后4d的总酚、类黄酮、花色素苷、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增加,表明果实达到完全成熟。随后迅速下降,第8d与第2d相比,总酚为54.72%、类黄酮为92.2%、蛋白质为49.7%、花色素苷上升3.5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提高4.8倍,表明果实已衰老褐变。经熏硫处理后,果皮总酚、类黄酮、花色素苷、蛋白质含量和PPO活性均比对照低,在常温下贮藏8d,均能保持上述几个参数的低水平状态,熏硫可抑制酚类物质氧化,减缓蛋白质降解,延缓果皮衰老和防止褐变。龙眼内果皮总酚、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外果皮,这是龙眼内果皮首先发生衰老褐变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熏硫龙眼果肉SO2残留量,采用再脱硫处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 龙眼果实;熏硫;褐变生理;脱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角新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三角新小卷蛾 ( Olethreutes leucaspis M eyrick) 是龙眼、荔枝抽梢期主要害虫之一。室内自然变温下饲养: 春季日均温在242℃ 时, 卵期 (平均, 下同) 75 d、幼虫期154 d、蛹期73d、产卵前期17 d, 全世代历期共319 d; 秋季日均温在286℃时, 全世代历期为248 d。在福州地区龙眼园年发生7~8 代, 以幼虫在叶包中越冬。文章首次报道该虫在福建省龙眼园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天敌种类及防治方法等。

关键词: 龙眼 三角新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Bt的抗性及其治理

昆虫天敌 1999 CSCD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小菜蛾对Bt的抗性现状、发展特点与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抗性治理对策。

关键词: 小菜蛾 Bt 抗药性 抗性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鬼帚病的综合防治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福建,龙眼鬼帚病害相当严重。据调查,老果园病株率达80%~100%,一般减产二三成,重者达五成以上。新植果园病株率达5%~10%。多年来,我们开展了龙眼鬼帚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已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1综合防治依据研究确认,龙眼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鸭疫里氏杆菌

中国兽医杂志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鸭疫里氏杆菌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肉鸭。自然感染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发病和死亡随着饲养环境条件有所差异,平均死亡率在20%左右。该病在我国养鸭地区普遍存在,由于该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未能够被广大的兽医工作人员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荔枝早结丰产的优化施肥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晚熟荔枝东刘1号是福建省新近选育出的荔枝新品种,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展。福建省科委曾下达“晚熟荔枝早产稳产和营养生理研究”项目,为此,我们于1990~1995年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福建云霄常山华侨农场荔枝园进行。低丘红壤,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案的提出与实施浅述

福建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