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咪鲜胺防治茶炭疽病药效试验
《农药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炭疽病(Gloeosporiumtheae-sinensis)是我省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引起茶树大量落叶,树势衰退或导致茶苗枯死。为此,我们于1995、1996年用50%咪鲜胺(施保功Sporgon)进行防治茶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获得良好效果。现...


中华鳖暴发性传染病研究 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的血液生化和细胞病理
《福建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对患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的中华鳖的血液生化和细胞病理进行了检测。病鳖的内脏发生器质性病变,出血、充血,为败血症。病鳖血清的18项指标中有14项明显不同于健康鳖,其中谷草转氨酶(AST)、谷酰氨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T)、尿酸(UA)、尿素氮(UN)活性显著增加,而乳酸脱氢酶(LD)、淀粉酶(AMS)、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脂(TRIG)、胆固醇(CHOL)等活性大大降低。肝、肠等脏器细胞坏死,细胞核和细胞膜破裂,髓样结构增多或严重液泡化。用疫苗对中华鳖进行免疫可有效预防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症。


发展福建食(药)用菌产业的展望
《福建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从福建食 (药 )用菌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近 50年科学技术的沿革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展望 :1菌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2生物技术在食 (药 )用菌上的应用 ;3食 (药 )用菌药剂和医疗保健品的研究和深度开发 ;4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紫龙袍选育
《茶叶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紫龙袍是从武夷大红袍副株的自然杂交后代中,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该品系的春茶开采期在5 月上旬, 与铁观音相近, 属迟生种。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 ~8 龄的茶树4 年平均产量分别比黄旦和铁观音高93 % 和418% 。三明和安溪的区域试验也表明, 5~7 龄的茶树3 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高27% ~59 % 。该品种制乌龙茶, 品质优异, 外形重实, 香浓长, 花香显, 滋味醇爽耐泡, 可与黄旦相媲美。茶多酚含量达35-48 % , 水浸出物46-49 % , 氨基酸含量4-32 % , 咖啡碱3-28 % , 成茶香气成分中的α法呢烯、橙花叔醇含量高于2 个对照品种, 适应性好, 抗逆性与对照品种相当。


析评台湾永续农业发展目标与举措
《台湾农业探索 》 1999
摘要:80年代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台湾称之为“永续农业”。其理念的产生最初来自人们对自然资源恶化影响农业生产以至人们健康的反思,而产生为维持地力、消除化学污染,提倡以回归自然法则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观点。随后这种观点逐渐深...


不同光照条件下4种满江红(Azolla)品系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植物生理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生物学观察测定基础上,引入生化测定方法探讨不同光照条件下卡洲满江红3001 、小叶满江红4018 、杂交萍9046 和回交萍MH31 四个红萍品系体内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光照影响各满江红品系的生长速率与抗霉腐病能力,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各品系的生长速率和抗霉腐病能力都下降。在低光下,供试的满江红品系生物量与体内PPO 活性的相关性显著(r= 0 .9560) 。低光下满江红各品系生长速率、抗霉腐病能力和体内PPO 活性的从高到低依次为卡洲满江红3001 、杂交萍9046 、小叶满江红4018 和回交萍MH31 。从生理、生化角度讨论了满江红耐荫性与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固氮菌的分离及其对抗菌素耐药试验初报
《福建农业学报 》 1999
摘要:用阿什比无氮培养基从水稻土、菜园土中筛选出 10株菌 ,经气相色谱测定 ,选出的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 ,初步鉴定为固氮菌 ;生化检测结果表明 ,10株固氮菌为不同生化类型 ;抗菌素测定结果显示 ,10株固氮菌对检测的 2 2种抗菌素大部分敏感。说明微生物菌肥的菌种选择应重视其对抗菌素的耐药性


南方桃树夏季整形修剪关键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方桃树生长势旺,直立性枝多,且芽具早熟性,一年多次抽发副梢,枝梢数量大,树冠易郁闭。因此,除了冬季整形修剪外,夏季整形修剪也相当重要。夏季整形修剪的具体方法很多,如抹芽除萌、剪枝摘心、拿枝、拉枝等,这里介绍两项关键技术。1幼树整形幼树直立性强,可采...


甘蔗优异种质资源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
《中国糖料 》 1999
摘要:搜集并保育了500 份甘蔗种质资源。对甘蔗野生种的割手密、中国种竹蔗、热带种与地方果蔗和栽培品种进行研究评价, 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的种质资源供创新利用。每年有优异种质60~80个供作亲本,在亚热带地区通过光周期诱导开花,使有性杂交获得成功。尤其是成功地诱导果蔗和竹蔗的开花和延迟野生蔗开花并进行远缘杂交,创造了新血缘的甘蔗新种质, 培育出特高糖的闽糖91/221、高生物产量的闽蔗92/117、综合性状优异的闽糖92/225 及一些优良的育种中间材料。


龙眼熏硫低温贮藏试验
《中国果树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眼不耐贮藏,果实采后易褐变和腐烂,以往龙眼贮藏保鲜曾进行过低温贮藏、速冻贮藏、气调贮藏、防腐剂的选择等研究,这些研究虽解决了龙眼贮藏的防腐问题,但未能解决龙眼果皮贮藏期褐变的问题。1985年以来,南非、马达加斯加、以色列、泰国先后研究成功防止荔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