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不同种类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小麦黄矮病的真菌多糖防治药剂及其适宜浓度,将云芝、灵芝、虫草等13种真菌多糖稀释成0.1、0.5、1.0、2.0g·L-1溶液,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叶面喷施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对防效好的1.1%云芝葡聚糖(多糖)与常规植物抗病毒药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种真菌多糖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作用都显著高于治疗作用,且真菌多糖间和浓度间差异均显著,其中云芝多糖1.0g·L-1、云芝多糖2.0g·L-1、蜜环菌多糖2.0g·L-1、灰树花多糖2.0g·L-1、猪苓多糖2.0g·L-1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6.88%、86.58%、86.33%、86.04%和85.97%。1.1%云芝葡聚糖800倍液为适宜喷施浓度,其防效64.27%,保产22.70%,说明云芝多糖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小麦黄矮病免疫抑制剂。

关键词: 真菌多糖 小麦黄矮病 防治效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晋白5号’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白5号’是用Q-50与Z-55杂交育成的早熟大白菜新品种。生育期55~60 d,矮桩叠抱,株高33~35 cm,开展度60 cm左右。叶球纵径26~28 cm,横径23~25 cm,球形指数为1.1。单株净菜2.0~2.5 kg,净菜率81.7%,净菜产量78 000~98 000 kg·hm-2。抗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适宜与山西太原生态类型相似地区露地秋早熟栽培。

关键词: 大白菜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与共享利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3月2日,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先生任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与共享利用"成果进行了鉴定。该项成果实施12年。在实施过程中抢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黍稷种质资源,并经鉴定评价向国家种质库提供了1025份,使我国累计保存黍稷种质资源数量达9045份,数量和质量均居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atK基因序列的核桃种间亲缘关系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atK基因是陆地植物核心条码候选片段之一,文章通过克隆获得22个核桃品种matK基因近3'端长度为726 bp EST序列,运用序列分析技术探索matK在核桃种间关系研究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在所测的ma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发生变异的核桃品种均属早实核桃类群,而晚实核桃类群无变异发生;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薄壳香由于发生突变,提前终止翻译而只编码173个氨基酸,而其他品种均编码234个氨基酸;采用近邻接树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2个品种核桃分为5个组,其中扎343与其他21个品种有明显差异,8个新选育的品种中金薄丰1号较为突出;而辽核1号与西扶1号亲缘关系最近。对matK基因深入研究将为核桃种质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及开发运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关键词: 核桃 matK序列 早实类群 进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吐丝后的果穗生长动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研究玉米果穗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探索玉米结实率和秃尖形成的原因,研究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对玉米果穗生长动态的影响。借助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对2种结实性不同的玉米果穗生长进行动态研究,对玉米穗长、穗粗、秃尖长度、果穗的体积、穗轴的体积、穗粒的体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玉米从吐丝开始到成熟全过程果穗的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模拟。(2)玉米的穗长、穗粗、穗体积、穗轴体积、穗粒体积都的动态变化都是: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穗粗达到最大增长速率的时间越靠后,作物才能更有效地供给果穗养分,而使果穗直径增大。从体积动态变化可以看出,生长条件差的陕单902在吐丝14天后,果穗体积和穗粒体积的增长明显减慢,而郑单958仍然再平缓的增长。这表明陕单902的结实性差,在吐丝14天之后穗粒体积的增长的速度慢,导致了玉米秃尖形成。(3)从玉米穗粒质量、穗粒与果穗的干质量比值和穗粒与果穗体积比值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相同品种的增长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相同的品种下,生长条件好的处理干质量比值低于生长条件差的。不同的生长条件同一个品种比较,生长条件好的体积比例高于生长条件差的。(4)从穗产量和果穗性状特征值上看,陕单902的秃尖长度显著高于郑单958。4个不同处理的玉米穗粒体积与果穗体积的比值,郑单958的比值高于陕单902,要提要玉米的产量并且防止秃尖性状的发生就要注重在吐丝7~14天的管理。

关键词: 玉米果穗 生长动态 穗产量 图像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花粉和柱头发育与温度关系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环境温度对梨花发育的影响是引进蜜蜂为梨树授粉的前提。本研究以主栽品种‘砀山酥梨’及其授粉品种‘鸭梨’为试验材料,设置了8℃、12℃、20℃3种温度条件,考察‘砀山酥梨’开花动态、柱头可授性及‘鸭梨’散粉、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等指标,旨在为梨树合理利用蜜蜂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8℃下,‘砀山酥梨’花朵全部开放所需时间达到144 h以上,柱头具有较强可授性出现时间为112 h,且可授期持续时间短,‘鸭梨’全部散粉时间为230 h,花粉萌发率显著低于20℃(P<0.05),培养96 h到达花柱上部、中部、基部的花粉管数量分别为84根、55根、43根;12℃下,花朵全部开放时间为114 h,柱头出现较强可授性时间为88 h之后,‘鸭梨’全部散粉时间为158 h,花粉萌发速度较8℃快,但萌发率显著低于20℃(P<0.05),培养96 h到达花柱上部、中部、基部的花粉管数量分别为111根、105根、92根;20℃时,‘砀山酥梨’开花所需时间为44 h,柱头可授性强,且可授期持续时间可达120 h,‘鸭梨’全部散粉所需时间为64 h,花粉萌发速度快,萌发率高,培养96 h到达花柱上部、中部、基部的花粉管数量分别为121根、120根、119根。20℃较12℃和8℃更适合梨花发育和蜜蜂采集。本试验结果为不同温度下梨花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梨树蜜蜂授粉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砀山酥梨 鸭梨 蜜蜂授粉 柱头可授性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新品种‘锦玉’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锦玉’是‘朝晖’与‘冈山早生’杂交选育的早熟桃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167 g,大果210 g;果面鲜红色,果肉乳白色,汁液多,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半离核,品质上等。果实发育期平均为72 d。

关键词: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核不育雄蕊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草地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重组自交构建的燕麦(Avena L.)近等基因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Illumina RNAseq双端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雄蕊生长发育过程,特别是花粉发育基因调控过程。共获得原始数据23.13Gb,有效数据20.61 Gb。通过de novo拼接,获得的unigene总长度约为95.95 Mb,均contig长度为716 nt,N50长度为1.07 kb。转录物注释结果显示,82992条转录物序列具有同源比对信息,COG和GO功能分类工具分别将已注释转录物序列划分为25个和56个功能类别。通过对2个材料间转录物序列及表达水平比较,初步确定在雄蕊形成过程中3643条序列表达量上调,50条序列表达量上调10倍以上;12312条序列表达量下调,2041条序列表达量下调10倍以上。

关键词: 燕麦 雄蕊 RNA-seq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抗源CH5383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H5383是新育成的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渗入系,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免疫。为明确其抗性来源、遗传方式和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将CH5383的系谱材料及其与高感条锈病品种(系)杂交的F1、F2和F2:3家系群体进行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CH5383对条锈病的抗性源于中间偃麦草,对条锈病生理小种CYR32的抗性由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将此基因暂时命名为YrCH5383。从47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3对引物Xgwm108、Xbarc206和Xbarc77与抗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分别是8.2 cM、10.7 cM和13.6 cM。根据这两对标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将抗病基因定位到3B染色体的长臂上。3B染色体的长臂还未见有正式命名的抗条锈病基因的报道,推测YrCH5383可能是一个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新抗条锈病基因。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中间偃麦草 遗传分析 分子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山羊草全基因组Aux/IAA基因家族的分离、染色体定位及序列分析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激素之一,Aux/IAA家族基因是重要的生长素原初响应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全基因组中分离出28个Aux/IAA基因,其中20个粗山羊草Aux/IAA蛋白具有4个保守结构域;28个Aux/IAA基因分布于全部7对染色体上,5个基因分别具有位于同一位点的已知标记。粗山羊草IAA3、IAA11和IAA26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别在雌蕊、种子和根中特异表达。系统发育显示,11对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Aux/IAA蛋白、5对粗山羊草-大麦Aux/IAA蛋白直系同源。共线性分析表明,粗山羊草Aux/IAA基因与短柄草、水稻中同源基因具有很好的共线性。本研究分离的相关基因不仅可用于小麦的遗传改良,也为深入研究小麦Aux/IAA基因提供了信息。

关键词: 粗山羊草 生长素 Aux/IAA基因家族 染色体定位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