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杂粮生产现状及生产布局展望

农学学报 2021

摘要: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河北省杂粮历史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分析了造成单产变化的成因,并简单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河北省杂粮生产布局的展望,将河北省杂粮生产区域布局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战略提升区、稳步发展区三个功能区。

关键词: 杂粮 生产 布局 现状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栗疫病抗性QTL定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

摘要:【目的】研究板栗栗疫病抗病基因的QTL位点。【方法】应用区间作图法,以‘燕山早丰’ב燕晶’正反交子代为作图群体,鉴定175个子代接种栗疫病菌后的抗性,进行板栗栗疫病抗病数量性状位点的初定位。【结果】在LG1、LG5、LG6、LG7和LG11连锁群上鉴定到13个栗疫病抗性数量性状位点,其中,np1010、lm1157和hk52位点贡献率较高,分别为12.0%、8.3%、8.1%。【结论】鉴定到3个可能与板栗栗疫病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

关键词: 板栗 栗疫病 抗性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土栽培大球盖菇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讨盐碱土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普通耕作土(含盐量0.84‰)为对照,选用5种不同含盐量的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土,分别记为M1(2.63‰,中度盐化土1)、M2(2.99‰,中度盐化土2)、Z1(4.87‰,强度盐化土1)、Z2(5.64‰,强度盐化土2)、Y1(7.89‰,盐土)进行大球盖菇设施桶栽和林下栽培试验,研究其对大球盖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球盖菇设施桶栽,对照及M1、M2、Z1、Z2、Y1处理的大球盖菇产量分别为9.35、9.21、8.40、7.53、4.74、3.77 kg/m2,其中中度以下盐化土(M1、M2)对大球盖菇产量无显著影响,强度盐化土(Z1、Z2)、盐土(Y1)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各含盐量处理对Ⅰ级菇比例和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2)大球盖菇林地栽培,M1、Z1、Z2处理产量分别为5.63、2.87、0.60 kg/m2,其中M1的产量、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Z1、Z2;各处理的Ⅰ级菇比例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大球盖菇在中度盐化土中栽培可正常出菇,在强度盐化土、盐土中栽培其产量显著低于普通耕作土;盐碱土的含盐量与大球盖菇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Ⅰ级菇比例、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土 大球盖菇 栽培 含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冀饲3号饲草小黑麦栽培技术规范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摘要:冀饲3号为国审饲草小黑麦新品种,已连续3年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主导品种,在农区发展前景广阔.文章详细介绍了冀饲3号饲草小黑麦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及生产利用技术等,为冀饲3号饲草小黑麦推广种植提供技术规范.

关键词: 饲草小黑麦 冀饲3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规范 生产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技推广 2021

摘要:本试验于2018~2019年冬小麦季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实验站进行,以冀麦585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旋耕、深松、深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含水量、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各耕作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深度越浅其含水量越低,整体看,旋耕和深松处理的土壤蓄水效果较好。(2)旋耕处理可使旗叶叶片明显增厚,与深松、深耕和免耕处理相比,分别增厚12.9%、16.1%和29%;免耕基一节间的茎粗与旋耕和深松处理差异显著,分别增粗11.5%和7.6%。(3)4种耕作方式处理相比,深松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旋耕和深耕处理,分别高19.2%和14.3%。

关键词: 冬小麦 耕作方式 旗叶衰老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使用的农业机械也变得更加先进。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经常出现故障,不仅影响了生产进度,也降低了农民的收入。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农业机械的常见故障,其次介绍了这些常见故障的成因,最后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农业机械常见故障的预防、维修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常见故障 预防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果园生草生态功能和草种选择

河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果园生草能够抑制土壤风蚀尘、减轻大气污染,增加土壤团聚体数量、提高土壤固碳潜力、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缓解大气温室效应,丰富果园空间层次、调节果园生态小气候,减轻果园立体污染、改善果树生长环境,对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针对河北省寒暑悬殊、气象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贫氮少磷,果树病虫害严重、果园作业程序多等问题,探讨了河北省发展果园生草时草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明确了河北省果园生草应选择抗逆性强、耐践踏、根系分布浅、能够改善果园生态系统、适宜秋播、落籽自生能力强、符合不同利用目的的草种,可为改善河北省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品绿色生产、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大气污染 土壤固碳潜力 草种选择 果园生态系统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谷子在环渤海盐碱旱地的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评价

草地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环渤海盐碱旱地不同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的生产潜力,本研究通过2年的栽培试验,比较了23个饲用谷子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营养成分指标,并采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及粗饲料分级指数(G rading in-dex,GI)对不同饲用谷子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用谷子品种间的各性状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武安莠谷杂交-1-1'、'HG001'、'印90-39'、'古川粟'、'邯郸莠谷-11'、'印度0907'干草产量能达到11000 kg·hm-2及以上;'承03-992'、'饲草4号-4'、'衡谷15号'、'豫谷18号'、'大同37号'、'邯郸莠谷-11'、'K3201'粗饲料分级指数在12.45以上,饲用品质优良;结合抗倒性综合评价,以'邯郸莠谷-11'、'衡谷15号'、'印度0906'、'太选2号'较好.因此,在环渤海盐碱旱地种植饲用谷子具有可行性,可优先推广'邯郸莠谷-11'、'衡谷15号'、'印度0906'和'太选2号'.

关键词: 饲用谷子 环渤海盐碱旱地 生产性能 饲用品质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采摘园种植的梨优良品种介绍

河北果树 2021

摘要:金秋季节,正值梨采摘的时间。果实累累,香味扑鼻,丰收景色美如画,吸引不少市民采摘。适合采摘的梨品种如下:黄冠梨: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77年以雪花梨为母本、新世纪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平均单果质量235 g,果皮黄色,果面光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抗性监测及9种常规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评估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氟吡菌胺抗性发生动态,2012~2016年自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采集分离到马铃薯晚疫病菌520个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供试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以茎叶喷雾法评价9种生产上常用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马铃薯一季作区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敏感性趋于下降,普遍产生低水平抗性,平均抗性倍数为3.45,平均抗性指数为0.48;所有供试菌株中抗性菌株频率占90.80%,其中低抗菌株占90.35%,2016年首次检测到3株中抗菌株。2016、2017连续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按推荐剂量施药4次,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对晚疫病防治效果显著高于68%精甲霜·锰锌WG、80%代森锰锌WP、250 g·L-1嘧菌酯SC、500 g·L-1氟啶胺SC,但2017年防效略低于2016年,由89.5%降至86.0%。氟吡菌胺的混剂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仍然是目前防治晚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但生产中需密切监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的田间抗性发生动态,实施抗药性治理对策,即限制每个生长季节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的施用次数,将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SC与不同作用机理的高效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氟吡菌胺 抗药性 常规杀菌剂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