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提高圈养蛋鸭蛋黄色泽的研究
《饲料研究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提高圈养蛋鸭蛋黄色泽的研究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沈军达卢立志陈黎洪赵爱珍蛋黄色泽的深浅直接影响到蛋制品的感观指标和质量,并在促进人的食欲方面有明显的作用。随着蛋鸭由传统的放牧饲养转变为就地圈养,加上配合饲料的广泛应用,造成鸭蛋黄色泽越来越浅,加工成的碱蛋...


用纸膜作西葫芦小拱棚内膜的试验观察
《浙江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用纸膜作西葫芦小拱棚内膜的试验观察殷为汉(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322100)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应用已很普遍。由于塑质地膜(以下称塑膜)不易自然降解,长期使用妨碍耕作、污染环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大公害。浙江省造纸研究所针对上述问题...


笋玉1号春秋复种栽培及加工效果初探
《浙江农业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笋玉1号春秋复种栽培及加工效果初探俞忠良陈为群(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322100)玉米笋主要应用途径是加工罐头,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种植、加工和销售3个环节。作为种植者以提高单位面积产笋量和笋的品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减少争地、争粮的矛...


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适宜条件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适宜条件为:交流电场强度250V/cm;交流频率500kHz;脉冲强度16kV/cm;脉冲宽度50us;脉冲个数为2。此时的1对1融合率为149%,总融合率达249%。在此条件下,电场处理对原生质体活力无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原生质体;电融合


我国稻瘟病菌对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性评价
《中国水稻科学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我国稻瘟病菌对近年来育成的部分水稻新品种(系)、新组合的致病力,用来自浙江、四川、湖北、广东、云南、吉林、北京等7个省(市)的92个稻瘟病菌菌株测定了39个水稻新品种(系)或新组合的抗性,分析了稻瘟病菌的致病力和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茵株对籼、粳、杂交稻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一批毒力频率在20%以下,抗性较好的釉、粳稻新品种(系)和杂交稻新组合。同时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病菌和品种的群体互作以及抗瘟新品种(系)、新组合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稻瘟病 毒力频率 联合抗病性系数 品种 联合致病性系数


采用评分法对粳稻品种(品系)综合性状评价的探讨
《浙江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采用评分法对粳稻品种(品系)综合性状评价的探讨鲍根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Applicationonmethodsofaggregateevalutionofthevariouscharactersinjaponicava?..
关键词: 粳稻品种;性状;权重;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