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03 CSCD
摘要: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禾谷类作物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粱基因组相对较小 (75 0Mbp) ,遗传多样性丰富 ,被认为是禾谷类作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基因组之一。近年来 ,综合运用AFLP等分子标记、BAC文库、EST及cDNA作图和FISH技术 ,加速了高粱高分辨率基因组图谱的构建。高粱基因测序、基因功能鉴定和克隆 ,以及遗传转化 ,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粱特有的多种适应逆境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及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高粱 基因组学 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简介
《山西农业 》 2003
摘要:(七)氟氯氰菊酯 1.药剂特性 氟氯氰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光、热、酸稳定,遇碱分解,常温贮存稳定两年以上,对人、畜、鸟类低毒,对鱼类、蜜蜂、蚕毒性高,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谈谈李的良种与品种结构调整
《中国农村科技 》 2003
摘要:2000年我国李产量343.7万吨,占全国水果总产5.2%。由于栽植区很零散,管理水平不高,单产水平很低(1996年为6270千克/公顷),质量较差(果个偏小,着色差,含糖量低,农药残留量超标等),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绝大多数产品鲜销,加工贮藏条件极差,产后商品
山西优质花生生产发展战略
《花生学报 》 2003
摘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花生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将迈上新台阶,面对机遇与挑战,山西省发展优质花生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基础设施和科研生产的角度客观分析了我省在花生产业化发展中的有利因素与不足。并且提出发展我省优质花生生产的战略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南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2003
摘要:南瓜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均采取露地栽培方式进行,但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生态区域的不同制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笔者根据多年南瓜杂交制种经验,摸索出一套高寒地区制种高产技术。一、影响南瓜杂交制种产量、质量的因素南瓜杂交制种单位面积的产量。由种植密度、单株结瓜数、单瓜种子数、千粒重等因素决定,且均是正比例关系,种子的产量主要受父母本花期一致程度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山西农经 》 2003
摘要:本文认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从5个方面做起:1.立足当地资源,确立主导产业。2.抓龙头企业,创名牌产品。3.加大市场开拓力度。4.充分发挥科技成果作用。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