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SCI(精确检索)
209条记录
农田土壤中钾元素含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土壤中钾元素的实时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由1 064nm激光器、高分辨率光谱仪组成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研究了土壤总钾含量的LIBS测量方法。文章对钾元素含量在8.74~34.56g.kg-1之间的农田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比较了404.40,404.72,766.49和769.90nm的钾原子特征谱线,并选取766.49nm为本研究的分析谱线。分析了激光器稳定性、随机噪声造成的谱线强度误差,并以农田土壤中含量相对稳定的硅元素为参照元素,建立K和Si光谱强度比值与土壤中K元素含量关系的内定标模型。定标曲线拟合相关系数为0.935,定标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标准偏差为9.26%。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农田土壤 定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光谱植被指数监测紧凑型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评价遥感监测紧凑型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可行性,通过开展小区紧凑型玉米试验,分析紧凑型玉米整个生育期Fv/Fm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建立紧凑型玉米Fv/Fm高光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Fv/Fm与选取的高光谱植被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结构敏感色素指数(SIPI)与Fv/Fm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为0.88。用SIPI建立紧凑型玉米Fv/Fm的监测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812 6,均方根误差(RMSE)为0.082。研究表明,利用高光谱植被指数可以有效地监测紧凑型玉米整个生育期的Fv/Fm。

关键词: 高光谱植被指数 Fv/Fm 监测模型 紧凑型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漫反射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液体咖啡中的速溶咖啡、植脂末、糖含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结合积分球附件对20个液体咖啡样品以漫反射方式采集近红外光谱,分别针对速溶咖啡、植脂末、糖建立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速溶咖啡、植脂末、糖的模型因子数分别为4,5和4;测定系数(R2)分别为98.97%,99.94%和99.18%;校正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1.62,0.42和1.58;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分别为2.12,0.72和2.01;F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模型的预测值-化学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液体咖啡中的三种主要成分同时进行定量测定,可为液体咖啡质量控制以及液体配方食品中具有一定组成的混合物的定量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漫反射光谱 定量校正模型 速溶咖啡 植脂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土壤水分含量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表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验探讨了植物的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实验利用Y-形光纤探头获取了植物在450nm LED光源照射下所发出的叶绿素荧光光谱,同时利用TDR传感器测量土壤湿度。实验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持续水分胁迫和间歇水分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光谱743nm附近波峰的变化,结果发现,波峰强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具有相关性。最后,利用Lorentzian方程,将持续水分胁迫下的土壤含水量与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建模,发现所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说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土壤水分的测量。

关键词: 激光诱导叶绿素光谱 土壤水分测量 节水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度关联分析的冬小麦叶片含水量高光谱估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尝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分析典型的水分植被指数(WVI)和水分含量(LWC)间的关联度,然后选择对冬小麦叶片水含量敏感的指数,比较SRM-PLS(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方法和PLS方法估算LWC的精度。首先,对冬小麦WVI与LWC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冬小麦LWC敏感的WVI;其次,利用筛选出的敏感WVI,分别用PLS-SRM方法和PLS两种方式估算冬小麦LWC;然后对两种方式进行比较,选择最高决定系数(R2)和最小均方根误差(RMSE)的LWC估算模型来估算冬小麦LWC。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用PLS和PLS-SRM方法估算LWC,R2和RMSE分别为0.605和0.575,4.75%和7.35%。研究表明:先使用GRA对WVI和LWC进行关联度分析,再用PLS或PLS-SRM方法可以提高冬小麦的LWC估算精度。

关键词: 叶片含水量 灰色关联分析 逐步回归法 偏最小二乘法 冬小麦 水分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转扫描式成像光谱仪高光谱的几何变形矫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Offner成像光谱仪是一种线推扫式成像系统,需要光谱仪与物体之间存在相对移动,从而记录整个区域的光谱和形貌信息。在光谱仪镜头前放置一块反射镜进行旋转扫描,也可以对大尺度物体进行高光谱成像,并且相机固定不动。然而旋转扫描时,记录的高光谱图存在较大的几何误差。该工作分析一般情况下Offner成像光谱仪单次拍摄得到的物点和像点的投影关系;根据投影关系,以旋转角为变量,分析物点在成像面上的投影分布,给出图像几何变形的矫正方法。在成像光谱仪上设计并安装了反射镜旋转扫描装置,进行旋转扫描实验,通过矫正算法,得到了清晰的高光谱图。

关键词: Offner 成像光谱仪 旋转扫描 线扫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谱分辨率对黑土有机质预测模型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光谱遥感以其高光谱分辨率适于反射光谱特征复杂的地物识别与参数反演,但对于反射光谱特征平滑的地物,高光谱数据可能存在数据冗余问题。本研究对实验室测定的黑土高光谱反射率进行重采样,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光谱分辨率对黑土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的光谱作用范围宽(445~1 380nm);黑土有机质光谱预测模型精度随光谱分辨率降低,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最优模型的光谱分辨率为50nm,低于高光谱遥感波段设置,略高于多光谱传感器波段设置;黑土有机质光谱预测最优模型以倒数对数微分为自变量,模型决定系数R2=0.799,RMSE=0.439,研究成果为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光谱速测仪器的研制,以及传感器波段设置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光谱分辨率 土壤有机质 反射光谱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测定土壤中重金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NITON XL3t600型便携式X射线荧光谱分析仪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Cu,Zn,Pb,Cr和As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u,Zn,Pb,Cr和As元素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3.96,11.69,8.58,19.23,6.24mg.kg-1;对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S-5进行5次重复测定,准确度在96%~102%之间,RSD在1.0%~7.6%范围内,表明仪器对于土壤中较高浓度重金属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田间进行原位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与国标方法检测结果相比,准确度在55%~119%之间。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田间原位检测,验证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谱分析仪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仪 土壤 重金属 原位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啶菌噁唑在番茄灰霉病菌中的代谢行为

分析化学 201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分析了杀菌剂啶菌噁唑在番茄灰霉病菌液体摇培体系中的代谢动态。啶菌噁唑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4.5x+11.2(r=0.9997),在2.07~72.34 mg/L范围内,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农药痕量分析要求。代谢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培养24 h孢子初萌发阶段的灰霉病菌对药剂代谢能力显著优于后期菌丝生长阶段。啶菌噁唑代谢量与接菌量呈正相关。代谢动态研究表明,在0.05,0.10和0.21 mg/L添加浓度下,啶菌噁唑与灰霉病菌经过44 h的共培养,分别降解为初始浓度的53.8%,58.2%和68.6%,代谢随药剂浓度降低而增快,而在不含菌的培养基中降解率低于0.6%(0.21 mg/L)。药剂处理灰霉病菌培养液经HPLC分离获得4个疑似代谢产物峰,其中化合物M2为分子量257的含氯代谢产物。啶菌噁唑在灰霉病菌菌体中发生了代谢作用,代谢速度受菌龄、接菌量和药剂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啶菌噁唑 番茄灰霉 代谢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像光谱技术在农作物信息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的农作物信息诊断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诊断时间长、操作技术要求高、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大等缺陷,限制了农作物信息诊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成像光谱技术能够通过同时获得农作物的图像以及光谱信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等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已在作物信息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农业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文章概述了成像光谱技术的原理,重点介绍了其在农作物种子成分检测、种子品种分类、种子病虫害检测、田间植株长势监测、田间植株病虫害检测中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成像光谱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信息诊断的难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成像光谱 农作物 种子 长势 病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