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木薯MeEFⅠ基因的原位PCR物理定位

热带生物学报 2011

摘要:用原位PCR技术将木薯延长因子基因(MeEFⅠ)定位到木薯染色体上,根据MeEF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设计该基因的特异引物,以华南6号木薯根尖为材料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通过原位PCR检测发现,在木薯细胞不同时期的分裂相上均能发现1~2个荧光信号位点;通过核型分析,初步将木薯MeEFⅠ基因定位于华南6号木薯的第10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基因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是35.11。

关键词: 木薯 延长因子 原位PCR 物理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AFY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EAFY(LFY)同源基因存在于所有的陆生植物中,在植物花发育早期表达,并在花发育过程中抑制茎端分生组织的营养生长,调控花分生组织和花器官的形成,使转LFY基因植株提前开花,LFY同源基因与其上下游基因共同调控花发育过程.LFY同源基因的蛋白质结构在不同物种间保守性很高,但它们的表达部位差异很大.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克隆到的LFY同源基因的表达、功能及其在果树、花卉、粮食作物上的应用,以期为植物花发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LEAFY同源基因 表达 功能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科研活动的风险管理

经济师 2011

摘要:科研风险管理是完善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手段。文章分析了风险管理在科研活动中的应用,并对减少科研活动中的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科研活动 风险管理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瓣海桑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化感作用比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在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控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中的作用,利用化感生物测定的方法,选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受体,对比分析红树林无瓣海桑群落、互花米草群落以及无瓣海桑+互花米草群落土壤水提液的化感作用大小。结果表明3,种植物群落土壤水提液对黑麦草具有化感作用,无瓣海桑群落土壤和无瓣海桑+互花米草群落土壤水提液对黑麦草根长和苗高的影响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ρ为0.25 g·mL-1的土壤水提液对黑麦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影响不大,1.0 g·mL-1土壤水提液对黑麦草根长和苗高产生显著影响,加入活性碳之后能减弱水提液的化感作用。ρ为0.25或0.5 g·mL-1条件下3,种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发芽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ρ为1.0 g·mL-1的3种水提液都显著抑制黑麦草根长,而无瓣海桑群落土壤水提液表现出更强的化感作用,ρ为1.0 g·mL-1的土壤水提液显著抑制黑麦草苗高,无瓣海桑群落土壤对苗高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互花米草群落土壤(P<0.01)。以黑麦草为受体,无瓣海桑群落土壤化感作用强于互花米草群落土壤,通过根系分泌和凋落物分解,无瓣海桑比互花米草产生更多的化感物质进入土壤,改变群落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化感作用可能是无瓣海桑能够控制互花米草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无瓣海桑 互花米草 黑麦草 土壤 化感 生物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度与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基于西双版纳20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直径≥1cm的树种资料,分析该样地树种多度(个体数)和丰富度(物种数)及其方差与变异系数在7个取样尺度(5 m×5 m,10 m×10 m,20 m×20 m,25 m×25 m,50 m×50 m,100 m×100 m,200 m×250 m)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样地环境异质性较大,多度和丰富度随着尺度的增加均表现非线性增加。(2)多度的方差随尺度增加而线性增加;丰富度的方差与尺度都表现出非线性的关系。丰富度的方差在尺度100 m×100 m上最大。(3)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方差、变异系数均大于随机分布模型拟合的数值,表明树种在样地内分布不是随机分布。总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尽管多度具有可加性,只有当环境异质性不大时用小尺度多度估计大尺度多度才比较可靠;丰富度的非线性变化使得一个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热点",在另一个取样尺度上却可能为"冷点"。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多度 丰富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部分地区大豆疫霉群体遗传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我国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使用13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引物对来自部分地区的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进行了DNA指纹分析。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7.0%。SSR指纹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异距离0.79为阈值时,可将79个大豆疫霉菌分离物划分为13个遗传聚类组。多数大豆疫霉菌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表明我国大豆疫霉在DNA水平上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变异,从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豆疫霉菌DNA多态性特征与分离物地理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不同地区的大豆疫霉菌群体与大豆栽培品种之间的互作很可能是引起大豆疫霉菌发生广泛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大豆疫霉 群体遗传结构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方百合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采用东方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分化的丛生芽切段为次级外植体的两步外植体法,成功建立了东方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的2,4-D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愈率高、出愈快、愈伤组织致密;以MS附加2.0 mg/L 2,4-D和0.1 mg/L BA的培养基最适于东方百合愈伤组织的诱导;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为50 mg/L。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植株一代就能扩繁出27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需9个月。

关键词: 东方百合 两步外植体 胚性愈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密度发酵P.pastoris诱导表达egⅡ基因

工业微生物 2011 CSCD

摘要:用套叠PCR法扩增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葡聚糖内切酶Ⅱ(egⅡ)基因。扩增基因经EcoR Ⅰ和Not Ⅰ双酶切后克隆进P.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k,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9K-egⅡ。通过电转法将egⅡ基因重组于P.pastoris基因组,筛选高G418抗性的转化子作为工程菌。工程菌的发酵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在50 L的发酵罐中加入20 L发酵液。连续24 h补加甘油-PTM4增殖细胞,然后以甲醇为碳源诱导egⅡ基因表达48 h。放罐时生物量为A_(600)=203,重组EGⅡ产量为90 mg/L。表达产物具有酶解羧甲基纤维素的活性。

关键词: 里氏木霉 葡聚糖内切酶 基因表达 P.pastoris 高密度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概述云南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云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 现状与对策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和外源乙烯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1

摘要:研究了1-MCP与乙烯利处理对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和成熟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乙烯利处理后立即用1-MCP处理、乙烯利处理24 h后再用1-MCP处理,均能明显加速果实的软化进程和色泽变化,降低果品品质,缩短贮藏时间;而单独用1-MCP处理则能显著抑制果实的转黄和发病,保持果实中的TA和VC含量,显著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1-MCP处理1 d后再用乙烯利处理也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说明1-MCP与外源乙烯的处理时间与果实品质变化和成熟衰老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1-MCP 乙烯利 番木瓜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