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神经型链球菌病的诊断
《中国兽医杂志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猪神经型链球菌病的诊断逄春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近来,杭州地区几个猪场相继发生一种断奶仔猪出现神经症状的疾病,经检验确诊为猪链球菌病,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该病以散发为主,具有同窝易发倾向,但极少全窝感染发病。发病日龄...


离子注入水稻的细胞学效应和诱变效应
《核农学报 》 1997 CSCD
摘要:用75、100和150keV的氮离子及20keV的氮、氢和氩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水稻种子,以γ射线作对比,研究其细胞学效应和诱变效应。结果表明,N+、H+、Ar+均能诱发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其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染色体畸变效应低于γ辐照。离子注入诱发的叶绿素突变及有益性状突变的频率高于γ辐照
关键词: 离子注入,细胞学效应,M2突变,水稻


稻田生态系统中飞虱、叶蝉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和相互关系
《科技通报 》 1997
摘要:系统研究了稻田和稻田周围非稻田生境中飞虱、叶蝉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分布及其相对丰盛度,并阐明了不同生境间同翅目寄主和天敌的相互关系.稻飞虱和稻叶蝉在非稻田生境中的数量很低,然稻田重要卵寄生蜂Anagrusspp.Oligositaspp.和Gonatocerusspp.在非稻田生境中的平均密度很高.多样性指数低的植被上存在更多的飞虱和叶蝉,同时也保存了许多寄生性天敌.水稻移栽后稻田中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上升,至第四周趋于稳定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飞虱,叶蝉,天敌,种群动态,相互关系


从江苏东台枇杷栽培看实生枇杷的耐低温驯化
《中国南方果树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从江苏东台枇杷栽培看实生枇杷的耐低温驯化陈其峰厉以仕周长风储祥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31002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省东台市园艺站)枇杷是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果树,花和幼果若遇低温容易发生冻害。一般枇杷栽培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复膜尿素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生理基础
《浙江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15个不同品种的早、晚稻小区对比试验表明,复膜尿素的增产率在236~1233%之间,平均为630%。稻株的干物质分配和运转有明显改善,经济系数、谷草比分别超过05和11。复膜尿素能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片和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根系氧化力增强,干物质重量增加299%
关键词: 复膜尿素;干物质分配;叶绿素;过氧化氢酶;根系氧化力;水稻


平阳霉素对不同水稻品种的生物学效应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化学诱变剂平阳霉素对不同籼、粳稻品种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经相同浓度平阳霉素处理后,籼稻的M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及幼苗生长和植株育性受到的生理损伤大于粳稻,诱发的M2代叶绿素、株高与抽穗期的突变频率高于粳稻;在同为籼稻或粳稻的两个品种之间,生理效应和诱变效应也有一定差异.由此认为,不同水稻品种对平阳霉素的反应敏感性存在差异,尤其是籼、粳稻之间差异比较明显.在25℃左右的温度下预浸20h、诱变处理8h的条件下,平阳霉素对水稻的诱变浓度籼稻以10~15μg/ml、粳稻15μg/ml左右较为适宜
关键词: 平阳霉素;水稻;生理效应;诱变效应


复合生物增果剂——增果乐对作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1995~1996年在温州蜜柑、本地早、紫皮果蔗和藤稔葡萄上对增果乐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州蜜柑座果率比空白对照提高70%,比九二O处理高43.5%;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95.5%,比九二O处理增加21.2%;温州蜜柑和本地早果实的内外在品质明显提高;紫皮果蔗的产量与对照和九二O相比均提高26.3%,糖度增加1°Brix以上;藤稔葡萄发育加快,成熟提早,品质提高。证明增果乐优于柑桔和甘蔗上常用的九二O以及葡萄上常用的细胞分裂素(BA)和防落素(PCP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增果乐;柑桔;果蔗;葡萄;生物学效应


茄子种子经促芽剂处理后的发芽特征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应用浓度为50、100、200mgl的促芽剂处理茄子种子24小时,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降低发芽变异指数。本研究试用的11种数学模型中,Logistic经验曲线能很好地表述各处理茄子种子的发芽过程。


盆钵土壤水分自动控制器
《土壤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一种盆钵土壤水分控制装置的结构、功能、原理及使用方法。该装置既可将盆钵土壤维持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也可对土壤进行定量灌水、还可随时读取灌水量,在测定土壤蒸发量、植物蒸腾量,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植物耗水规律方面有很大作用。


小麦收获指数和其它几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核农学报 》 1997 CSCD
摘要:本文利用Hayman的双列杂交法对9个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每穗小穗数和穗长存在上位性效应,收获指数、每穗粒数、株高、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符合加显遗传模型。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表现为部分显性;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以显性效应为主,表现为超显性。多数产量性状的显性基因为增效基因。株高的狭义遗传率最高,其次为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株高在早代选择就有效,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次之。92425是改良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的较好亲本,苏8527是改良每穗粒数的较好亲本,92041是提高千粒重的较好亲本。
关键词: 小麦,收获指数,产量性状,基因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