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波辅助水酶法优化红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提取工艺及其抗疲劳作用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红枣为原料提取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cAMP),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复配酶法提取cAMP工艺,并建立回归模型;同时研究cAMP提取物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的游泳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复配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质量比1∶1∶1、复配酶添加量1.5%(质量分数)、酶解温度31.3℃、酶解时间20 min、微波功率500 W,在此条件下cAMP提取量为560.9μg/g;新疆红枣cAMP提取物能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增加小鼠游泳耐力,说明cAMP对小鼠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新疆红枣作为cAMP的提取原料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红枣 环磷酸腺苷(cAMP) 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 游泳耐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功能标记揭示新疆小麦改良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
《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揭示新疆小麦改良品种与地方品种在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上的遗传变异对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新疆育成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52个功能标记对136份新疆小麦改良品种和地方品种分析发现,与适应性相关的矮秆等位变异Rht-B1b和Rht-D1b、半冬性生长习性相关等位变异Vrn-D1b、T1BL·1RS易位系,与品质相关的高脂肪氧化酶活性等位变异Ta Lox-B1a、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等位变异Ppo-D1a、低黄色素含量等位变异Psy-A1b以及与高粒重等位变异Hap-H(Ta Sus-2B)仅分布在改良品种中,而且光周期不敏感等位变异Ppd-D1a(77.6%)、优质麦谷蛋白亚基Dx5+Dy10(35.4%)和硬质等位变异Pin-D1b(25.0%),以及高千粒重等位变异Ta Cwi-A1a(63.3%)、Hap-4A-T(Tacwi-4A)(33.8%)、Hap-5D-C(Ta CWI-5D)(93.7%)、Hap-2(Ta GS1a)(77.9%)、Ta GS-D1a(78.5%)、Ta GS5-A1b(50.0%)和Ta TGW6-A1a(92.1%)在改良品种中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地方品种。大部分优异等位变异分布频率随着育种时期的推进呈现不连续性上升趋势。在适应性与品质相关基因方面,春性改良品种的优异等位变异频率高于冬性改良品种。功能标记分析显示改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地方品种。136份新疆小麦资源被聚为改良品种和地方品种两类,改良品种被进一步聚为冬性和春性两类,说明新疆改良品种与地方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本研究鉴定的优异等位基因和等位基因组合为进一步改良新疆小麦品种提供了重要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的设计与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国内棉花打顶机械化程度低,棉花打顶仍主要以人工打顶和药物控制为主等问题,设计了具有接触式仿形装置、可以调节仿形板质量、可调节仿形板和打顶切割器位置关系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方法】对接触式仿形装置进行仿形原理分析和结构设计,运用Design-Expert 8.0软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探究仿形板质量、仿形板与切割器水平距离、切割器最大行程对打顶机仿形效果的影响规律,对模型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并寻优.【结果】台架试验表明:当仿形板质量为66.00g,仿形板到切割器的水平距离为40.00cm,切割器最大行程为350.00mm时,仿形效果较好,拟合系数C=92.79%.【结论】参照台架试验优化数据制造样机,田间试验表明:打顶率可达88.64%,打顶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液态发酵基质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及桔霉素的影响
《中国酿造 》 2018
摘要:在前期分离纯化出的10株红曲霉基础上,以18种液体培养基对1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通过分光光度计和质谱分析仪测定各发酵液中红曲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红曲霉的红曲色素和桔霉素的代谢特性,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结果表明,产红曲色素最适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蛋白胨1%,其中新疆地区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量最高,为6.81*10-2mg/m L;新疆地区红曲霉仅在18种培养基中的面筋碱性蛋白酶水解液+葡萄糖发酵液中产生了桔霉素,而红曲霉ZBX天津在所有培养基发酵液中均未产生桔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纯血马性格候选基因多态性与断奶行为相关性分析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8
摘要:为减少断奶应激,同时为断奶前合理分群提供依据,本实验应用PCR-SSCP、PCR-RFLP技术分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多巴胺-β-羧化酶基因(DBH)、5-HT转运体基因(SLC6A4-1、SLC6A4-2、SLC6A4-3)这5种与英纯血马性格有关的候选基因多态性,并与断奶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DNF基因中AB为优势基因型,DBH-2基因中AA为优势基因型,SLC6A4-1基因中AA为优势基因型,SLC6A4-2基因中AA为优势基因型,SLC6A4-3基因中AB为优势基因型;SLC6A4-1、SLC6A4-2和SLC6A4-3基因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BDNF和DBH-2基因多态位点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SLC6A4-1基因显著影响马驹踢、咬、啃木头(墙)的行为(P<0.05);SLC6A4-2基因对马驹断奶行为影响不显著(P>0.05);SLC6A4-3基因显著影响马驹的踢、啃木头(墙)、翻滚等行为(P<0.05)。因此SLC6A4-1基因和SLC6A4-3基因可以作为与断奶行为相关的候选基因,用于马产业生产实践中断奶应激防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水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及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种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热水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及遗传完整性的影响,检测供试棉花品种对老化抗性差异。[方法]选取3个陆地棉品种(系)种子采用65℃热水进行处理。[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在30min和40min处理之间有一个明显拐点,随后逐步下降甚至完全失活;电导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种子基因组DNA完整性也随之变化,大分子量条带缺失,小分子量条带减弱。[结论]65℃热水处理能够加速种子老化,可用于检测棉花种子抗老化能力;新陆早36号对热水老化抗性最强,799次之,223抗老化性最差。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利用此温度处理30min来提高棉花种子活力,从而确保田间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型开合槽型辅推机械式取苗末端执行器设计
《农机化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设计了一种以夹紧取苗、张开推苗为工作模式的单驱动机械多针钳夹式取苗末端执行器,利用一个机械动力控制机械手指开合进行夹钵取苗,并驱动推苗环随动推钵放苗。应用解析法,确定了取苗末端执行器的夹持机构和推苗机构结构参数关系。试制末端执行器,将其安装在凸轮-连杆-滑槽组合式取苗机构上,以番茄穴盘苗为对象,进行对穴夹钵取苗性能测试。当取苗末端执行器对苗钵的夹取深度为30mm、夹取角度为12°、夹持力度为3N时,在40株/min取苗工作频率下,该取苗末端执行器自动取苗平均成功率为92.13%,取苗效果满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的抗炎活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GPS)的抗炎活性,试验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给小白鼠灌服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Se-GPS和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GPS 0.2 m L/只,连续给药10 d,观察其对二甲苯和醋酸所致炎症的抗炎效果;用脂多糖(LPS)建立小鼠炎症模型,分别给小鼠灌服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LPS+Se-GPS和低剂量(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300 mg/kg)LPS+GPS0.2 m L/只,连续给药10 d,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剂量Se-GPS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降低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其抗炎活性略强于甘草多糖,且高剂量Se-GPS抗炎效果最好。说明Se-GPS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硒化甘草多糖(Se-GPS) 抗炎活性 耳廓肿胀 毛细血管通透性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生防芽孢杆菌S12产芽孢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西北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12是分离自新疆棉田根际土壤的一株广谱抑菌菌株,尤其对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提高菌株S12发酵液中芽孢产量,对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配比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分析6种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S12芽孢产量的影响,随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确定影响芽孢产量的主要因子,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配比。最终获得菌株S12产芽孢培养基的优化配比组合为:玉米粉1.30%、大豆蛋白胨1.51%、CaCO30.08%、NaH2PO4·2H2O0.2%、Na2HPO4·2H2O 0.4%。优化后芽孢产量达到7.46×108 mL-1,与初始培养基相比提高了387.58%。可见,通过优化培养基组分,提高发酵液中芽孢产量,降低生产原料成本,为其进一步生防菌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设计 芽孢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