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家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
《中国养兔杂志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家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及对策佟承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经多年的实践证明,兔出血症疫苗的免疫效果是肯定的,为控制与消灭出血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兔场在疫苗免疫后3~10天或半月左右出...


旱期覆盖的保墒效应及对秋大豆出苗、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后的半个月内,稻草覆盖有效保持了土镶水分,20cm深的土镶含水量比不覆盖处理平均增加2.6%;从播种到出苗的5天中,覆盖土壤的表层含水量保持在24%以上,比不覆盖处理提高6.7%,使大豆出苗率达到80%以上,不覆盖处理表土含水量迅速下降,大豆不能出苗。覆盖处理与出苗后不再覆盖的处理相比,成活率提高21.1%,植株高度、产量等方面都有明显报高。
关键词: 覆盖;保墒效应;秋大豆;灌水;土镶含水量


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抗体的ELISA法在田间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应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LISA)试剂盒和血凝抑制试验(HI)法,同时测定了173个常规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_(76))抗体送检样品.结果显示,ELISA 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 HI 法的93.9%和100%.每一样品用这二种方法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检测取得了基本相同的结果,Kappa 值达到了0.97,表明了这二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二种方法抗体效价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关系数为0.77.在对带有高、中、低抗体和阴性混合血清的重复测定中,发现随着 S/P 值的变小,其标准差也随之减小,显示了较好的重复性.本试验还对阴阳性判别的临界点的设定对试验灵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血凝抑制试验法 灵敏度 特异性


万灵在柑桔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经试验明确24%万灵水剂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2~5.4天;并制定了该药在柑桔上的安全使用准则:在桔果生长初期和后期使用1000~500倍稀释液,可喷施4次;最高使用浓度不超过500倍,最多喷6次,安全间隔期为10天
关键词: 柑桔;万灵;残留;消解;半衰期


CO_2激光对水稻的诱变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用不同功率密度和时间的CO2激光辐照处理浙糯2号干、湿两种不同生理状态的种子。从L1代后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和L2的突变率考查表明,激光处理对L1代的株高、有效穗数、每穗后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有一定刺激作用,L2代变异效应明显,除未发现叶绿素突变外,早熟、高秆、矮秆和不育等都有发生。总突变率为0.51-1.30%,其突变频率比y射线处理低,但其诱发的早熟突变频率较高,湿种子处理的突变颁率高于干种子。CO2激光对水稻诱变处理的适宜剂量是:功率密度为10-15W,湿、干种子分别处理3和4秒。
关键词: 功率密度;激光;诱变效应;突变频率


唐菖蒲高山栽培和种球繁殖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唐菖蒲高山栽培和种球繁殖技术陆艳婷,周迪英,沈守江,程爱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所310021)(浙江省天目山管理局)唐菖蒲(GladioiushybriausHort.)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随著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唐菖...


特早熟快速灌浆晚粳稻“明珠1号”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本文概述了特早熟快速灌浆晚粳稻“明珠1号”的植株形态和籽粒特性,生育特点和适宜应用范围,光温反应和根系发育等。研究揭示其光、温反应介于典型早粳和晚粳之间但偏于晚粳;栽培上应强调分蘖肥、促花肥和保花肥的结合,而粒肥的效果较差;施肥量以每666.7m2施19.5kg尿素为佳;植株的形态特征特性较好,抗倒性、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米质优,增产潜力大;可作单季晚稻、连作晚稻、机插、抛秧及连晚直播等多种形式栽培应用于生产,也可作特异材料应用于育种。


抗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水稻突变体R_(917)的抗性遗传及其应用研究
《核农学报 》 1996
摘要:水稻突变体R_917是经辐射诱变育成的抗病性强、抗谱广的水稻突变新种质。经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_15、ZC_13和ZE_3测定,其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经与秀水11、秀水861等品种杂交后代抗性分析,表明R_917的抗性基因容易转育,是一个能广泛应用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稻瘟病,突变体,水稻


基质栽培床结构对春番茄根际温度、耗水量、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本文探讨了垄式、槽式和袋式3种基质栽培床对春番茄根际温度、耗水量、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早春植株较小,阳光照射栽培床,以致垄培能明显提高根际温度,促进生长。入夏后,植株生长旺盛,冠层遮荫,栽培床结构对根际温度影响不大。春番茄自定植到拉秧的110天中,垄式栽培共耗水71L/株,比其他处理节水20~30%。垄式栽培的早期产量为2771kg/666.7m2,分别比其他处理高26%,30%。垄式、槽式和袋式栽培每666.7m2的总产量分别为4109、3778和3250kg
关键词: 无土栽培;基质培;番茄;根际温度;耗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