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北中低产田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就东北黑土区中低产田的等级、类型划分以及治理措施进行了简要综述。东北黑土区中低产田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其划分标准为高产田:粮食产量>6000 kg.hm-2,中产田:粮食产量4000~6000 kg.hm-2,低产田:粮食产量<4000 kg.hm-2。中低产田包括7种类型:侵蚀型、易涝型、干旱型、盐碱型、风沙型、瘠薄型和低温及其它类型。提出了中低产田的治理对策与措施,分析了中低产田的增产潜力为112.4亿kg(2010年)~161.8亿kg(2030年)。


猪粪堆肥过程中氮素物质转化规律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猪粪、稻草、菌剂混合堆肥与单纯猪粪堆肥对比试验,定量化研究了堆肥过程中不同阶段各种形态氮素转化和氮素损失途径。结果表明,在猪粪中添加稻草和菌剂堆肥,全氮损失减少,损失量为38%,其中氨态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80%,有机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21%;而单纯猪粪堆肥其氮素损失78%,其中氨态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38%,有机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59%。堆肥过程中主要是氨态氮和有机氮的变化,硝态氮变化较小。


保加利亚树莓引种试验初报
《中国农技推广 》 2008
摘要: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从保加利亚引入4个树莓品种的试管苗,于2003年定植到了黑龙江省绥棱浆果研究所试验地,2003~2006年对这4个树莓品种适应性、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统计分析等。结果表明,这4个树莓品种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经过埋土防寒可安全越冬,且长势良好,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亩产量为1010~1123kg,比对照品种红树莓每亩增产134~247kg,增幅达15%~28%,其经济效益显著。


迟播对早熟大豆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5个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分8个播期,研究了迟播对早熟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救灾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早熟大豆品种的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变化节律是先是略有升高然后降低,单株粒数降低,蛋白质含量呈升高,脂肪含量下降。产量与晚播早熟品种的播期呈负相关,随着播期的延后,熟期越晚的品种产量下降的越快,当晚于一定播期时,出现早熟品种的产量超过晚熟品种的现象。早熟品种晚播,在不同的播期应选择熟期不同的品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中国马铃薯 》 2008
摘要:马铃薯黑胫病(Potato Black Leg)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马铃薯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植株发病率轻者2%~5%,严重可达40%~50%,在田间经常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贮藏时若管理不善,窖温偏高则易引起烂薯,损失更加严重。


棉花品系Y18在草甘膦胁迫下的epsps基因表达分析研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是植物或微生物体内合成芳香族氨基酸所必需的一个关键酶,但其受广谱性除草剂草甘膦的强烈抑制。通过对草甘膦胁迫下的棉花品系Y18进行研究发现:棉花品系Y18具有两个不同的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epsps1和epsps2,并且两个基因的编码区与其他植物的epsps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草甘膦胁迫作用下,棉花的epsps1基因中表达较为稳定,epsps2基因表达量却提高了1.85~2.3倍,初步认为epsps基因的表达量提高是生物在受到胁迫作用时的一种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