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二化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新型虫害,其危害分为幼虫危害和成虫危害,主要危害水稻茎秆,造成枯鞘,使稻穗不能得到营养供应。阐述了二化螟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及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大豆肽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用180羽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添加抗生素(黄霉素5 mg/kg)试验组,C、D、E、F组分别为添加大豆活性肽0.2%、0.4%、0.6%、0.8%(固态,含活性肽40g/kg)的试验组。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性能上,大豆活性肽可显著提高肉仔鸡日增重和采食量,在提高屠宰率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经济效益上,大豆活性肽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毛利润。因此,大豆活性肽可以有效应用于肉仔鸡生产中,其最适添加量为0.6%,优于使用抗生素(黄霉素5 mg/kg)。


东北红豆杉资源拓展低能耗优质盆花培育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根据对东北红豆杉资源危机进行调查了解,利用其植物学和生长习性特点,研究盆花栽培,促进了快速繁育和高级利用。培育的盆花成形快、质量高,是黑龙江省当前唯一地产特色花卉,不仅拓展了保护性开发的新途径,而且因大大降低全年温室培育费用,进入家庭得到推广普及,减小了这一物种灭绝的危险。


红壤和褐土中磷的吸附及其对镉离子吸附-解吸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红壤和褐土磷的吸附特性,并分析了磷吸附后镉离子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在外源磷浓度0~64mg·L-1范围内,供试土壤磷吸附量均随平衡液中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红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及吸附反应常数(K)均高于褐土。吸附磷后在镉添加0~5mg·L-1范围内对镉离子吸附的影响两种土壤表现一致,即镉离子的吸附量随平衡溶液中镉的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呈极显著线性相关。但磷吸附量的不同对镉离子的吸附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低磷抑制、高磷促进镉离子的吸附。当吸附磷的量红壤小于40mg·kg-1、褐土小于37mg·kg-1时,镉离子的吸附量随磷吸附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吸附率平均降低了16%和10%左右;当吸附磷的量红壤大于79mg·kg-1、褐土大于70mg·kg-1时,镉离子的吸附量随磷吸附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相比吸附率平均升高了11%和6%左右。吸附磷酸根后,在镉离子的吸附量小于10mg·kg-1时,红壤镉离子的解吸率表现为低磷促进、高磷抑制解吸,而褐土磷的吸附对镉离子解吸率的影响不显著。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6的选育
《大豆通报 》 2008
摘要:黑农46是以哈857-1为母本,吉820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蛋白质含量38.6%,脂肪含量21.2%。区域试验产量为3198kg/hm2,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5.2%;生产试验产量为2790kg/hm2,比对照品种绥农14增产10.5%。2003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准予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吉林白山、延吉和新疆昌吉州、新源等地大面积种植推广。


春小麦陇春22号抗旱性鉴定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春22号是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历经10年,进一步筛选的优质抗锈春小麦新品种,多年田间鉴定表现抗旱性强,品质优良。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抗旱性和品质特性,对该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田间产量指标、优质亚基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陇春22号萌芽期、幼苗期以及成熟期抗旱性强,含有17+18、5+10优质亚基,适合在甘肃及宁夏等地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春小麦 陇春22号 抗旱性鉴定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米满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关于幼虫生长发育及羽化成虫后繁殖力的增效作用
《现代化农业 》 2008
摘要:研究了以甜菜夜蛾为靶标害虫时,米满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米满对病毒协同作用显著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发育,幼虫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单用病毒;联合处理的存活幼虫羽化为成虫后,交配率、产卵量、卵孵率等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米满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