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亚麻茎褐斑病发生及防治研究
《中国麻业科学 》 2008
摘要:对亚麻茎褐斑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航天诱变新品种龙辐麦18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核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航天诱变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龙辐麦18与亲本龙94-4083在植物学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龙辐麦18生育期较其亲本长2d,株高高5.1~5.4cm,产量构成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亲本增产5.3%~6.4%,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龙辐麦18不仅保留了亲本龙94-4083的主要优良品质,而且增大了抗延阻力和面团面积。在龙辐麦18 DNA的RAPD分子标记检测中,60个引物的多态率为6.7%,与其亲本在OPAQ-6、OPP-4、OPP-2和OPK-154对引物扩增产物上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在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标记中,发现龙辐麦18具有1条1151bp的特异谱带,该谱带对应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为GluA3e,这可能是龙辐麦18较其亲本具有更大抗延阻力和面团面积的原因之一。龙辐麦18与亲本主要特征特性的对比研究充分证明了航天诱变育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黑龙江省近5年水稻审定品种稻米品质特性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 2008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近5年审定推广的43个水稻品种在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43个水稻品种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和精米率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水稻品质育种上要注意这些性状的选择,只有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提高精米率才能对水稻品质有较大改善;稻米品质还没有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有81.4%品种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100%品种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通过对水稻品质数据分析得出在主要10个产量性状主成分回归方程:y=80.80+0.19x1-0.06x2+0.07x3+3.85x4+0.03x5-0.17x6-0.73x7+0.11x8-2.17x9模糊聚类分析表明,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不很大,绝大部分品种遗传背景较近。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米品质 品质达标率 主成份分析 模糊聚类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简要阐述了当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概况,以及玉米生产的自然条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玉米育种研究状况。回顾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黑龙江省在玉米种质创新、自交系及杂交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生物农药在果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08
摘要:生物农药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无抗药性产生、又不会产生交叉抗药性,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安全,对非靶标生物影响较小,不杀害天敌、不污染环境。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的残留普遍较低,有利于生产绿色水果,特别是AA级绿色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