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增创福建山地开发优势 建设果业大省
《发展研究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而且增创山地果业综合开发新优势,是一篇充满辩证法的文章,需要客观、辩证、科学地处理好稳粮与增收、发展与提高、规模与效益、生产与生态、引进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本文拟从闽台果业的比较研究,针对福建省的情况来谈谈增创山地开发优势,建设果业大省问题。


极值判别分析在三元肥效模型推荐施肥中的作用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5
摘要:根据89个水稻氮磷钾田间试验结果,认为三元肥效模型是否属于典型式取决于模型极值存在与否和极值性质。依据极值判别结果,可将三元肥效模型分为典型式和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典型式。分析了不同类型三无效模型的施肥意义和极值判别方法,并对非典型式提出了施肥建议。…(1)以N,P2O5,K2O分别施150、75和90kg/hm2为基准(下同),该模型的三条偏回归线则如图1所示,它们都是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因此,可用导数法求该式的推荐施肥量。结果是最高施肥量为N158、P2O559、K2O69kg/hm2;当每公斤N 2.6元,P2O53.3元和K2O2.4元以及稻谷0.8元时,最佳施肥量为N 132、P2O550、K2O62kg/hm2。代入原式得最高产量为7650kg/hm2,最佳产量为7545kg/hm2。2.2.2极大值属于远外推的非典型式有些肥效模型虽有最高产量,但极值点却落在肥料试验设计量的范围外,属于外推结论,这类模型的N.P.K三条偏回归线的一次项或二次项系数间的数值大小差异悬殊,用导数法求得的施肥量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属于外推结论,因此不能用于施肥实践。福清市的一个晚稻试验结果就是这样的。该式的三条偏回归线中,P?
关键词: 三元肥效模型,极值判别,推荐施肥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的影响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5
摘要:本研究对低肥力红壤进行了13年连续施用不同有机物料的改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对增加土壤有机复合体的数量作用显著,同时复合体的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原土复合量的增加顺序是:猪粪>红萍、稻草、绿肥>对照。追加复合量的增加顺序是:猪粪>红萍>稻草>绿肥。与此相反,由于猪粪的当季投碳量高而当季分解率低,因此猪粪的追加复合度则是最低的。有机物料有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酶活性的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70%~80%,转化酶活性提高了20%~40%。红萍是投碳效率最好的有机物料之一。红萍主要改善土壤的氮供给;稻草主要改善土壤的钾供给;猪粪主要改善土壤的磷,其次是氮的供给。
关键词: 有机物料;土壤肥力;有机无机复合体;微团聚体;酶活性;投碳效率


白僵菌871菌株防治茶丽纹象甲的效果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5
摘要:从罹病的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aurolineatusVoss)成虫上分离、纯化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Vuill)871菌株,对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盛蛹期用毒土法防治,每公顷施用15~30kg菌粉,可杀除土中65%的幼虫和蛹,出土成虫的感染僵死率达80%以上;成虫期在树冠上用喷雾法防治,每公顷施用7.5~15.0kg菌粉,配制成1×108~2×108个/ml孢子液,一般防效达80%以上,菌药混用、菌药轮用和二次施菌,均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但切忌与杀菌剂混用。该菌株对茶园天敌安全无害。在福建10多个产茶县、市1000hm2的示范推广防治结果表明,防效达80%~90%,持效期1~2年,每公顷获经济效益675元。文中还对该菌株的侵染途径进行了研究。


一种微生物产物曲霉素C_9H_(12)O_4晶体和分子结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5
摘要:本文从一种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到一种曲霉素C9H12O4,采用2D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推导出其化学结构,并通过X-晶体衍射测定进一步肯定了上述结论。分子式为C9H12O4,分子量184.21,为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4.422(4)、b=14.266(7)、C=14.944(6)A,V=943(2)A3,Z=4,μ=0.96/cm,Dc=1.31g/cm3,F(000)=400,最终偏差因子R=0.0491,Rw=0.059。


莆田沿海低丘旱作区不同种植结构能量分析与评价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5
摘要:根据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原理,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莆田市沿海旱地10种主要种植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分为五类:1.高投入低产出型;2.低投入低产出型;3.中间型;4.高投入高产出型;5.高产高效型。并对各类种植结构进行全面评述,为今后种植结构调整、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结构;能量转化;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闽中粤东不同柑桔木虱虫源与黄龙病“毒”原交叉传病试验
《中国柑桔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闽中粤东不同柑桔木虱虫源与黄龙病“毒”原交叉传病试验许长藩,柯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350003)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各地的研究者进行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研究时,其供试柑桔苗的黄龙病发病率差异较大。1977年广西柑桔黄龙病研究组试验接种211...


金优──特优型早熟葡萄新品种
《福建果树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金优──特优型早熟葡萄新品种山东省金乡县燎原园艺场李传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陈镇泉此系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所长植原宣结先生友好赠送之品种,1988年我国哈尔滨市一文艺工作者兼葡萄爱好者张绍滨先生之弟从日本带回此品种种条,未问明品名、亲本等,绍滨先生将此种条...


龙眼微型高压育苗研究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 1995
摘要:研究了采用细、短枝条不带土的龙眼微型高压育苗新技术:①双芽枝条(含二个节间)开始长根所需日数、抽新梢状况、移栽成活率等均与传统高压育苗的长枝条相近。②直径0.5~1.4cm的枝条均可长根,较细的枝条生根率有较高的趋势。③长根基质以脱脂棉和未脱脂棉各50%混合为宜,106d可开始长根,长根率达92.4%。④以浓度400mg/kg的IBA溶液处理枝条环状切口,104d后开始长根,长根率达92.2%,且能边长根边抽新梢。⑤微型高压苗长出二次根后即可从母树剪下移栽苗圃,科学管理10d后可长出新根,成活率可达85%以上,一年后苗高可达80cm左右即可出圃。
关键词: 龙眼;微型高压;育苗


辐照水稻花粉双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
《核农学报 》 1995
摘要:用60Coγ射线辐照水稻保持系V20B成熟花穗,在不育系V20A上授粉,观察雄配子体双受精行为的辐照剂量效应。结果表明,雄配子体双受精进程所需时间随辐照剂量增大而延长,且主要表现在雌雄配子体核仁融合时间延长。0.186kGy以下剂量组,其延长时间在13h以下,0.279kGy以上剂量组,其延长时间达15h以上。同时,产生多种形态的畸形胚细胞和胚乳核。
关键词: 水稻,辐照花粉,双受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