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内大麦种质资源抗赤霉病鉴定续报
《浙江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国内大麦种质资源抗赤霉病鉴定续报赵学平,陈宣民,高达时(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7年至1990年,陈宣民等鉴定了5112份大麦品种资源的赤霉病抗性,选出高抗品种14份,并在《浙江农业科学》1991年第2期上发表,1991年至1...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HY_(9211)株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中国兽医杂志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HY_(9211)株的分离和初步鉴定何永强,盛祖恬,杜青云(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杭州310021)浙江黄岩市某一鸡群发生类似情况,怀疑为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_(76)),我们收集病料,进行了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现报告...


原蚕专用桑园优质高产技术研究 Ⅲ.桑树NPK固定比例长期定位施肥的生产效果
《蚕桑通报 》 1995
摘要:通过桑树NPK比例固定长期定位施肥,确立了合理比例用肥及其对桑树生长,各器官的生物合成量,树体的营养生理,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认为不同NPK比施肥影响桑叶产质量,从而影响原蚕的饲料生产效率。


浙江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经济问题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丁贤,卫新,杨祖增,桑文华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


低丘红壤地区人工植被模式探讨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研究表明,低丘红壤地区岗顶人工植被,在保持水土、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经济效益方面植树造林模式优于种植草被;坡地人工植被的生态效益防护林—桔园模式优于无防护林桔园模式。杉木是低丘红壤地区人工植被建造的优良树种。防护林带的防护效果与林带走向、高度和树种搭配有关,主林带与风害方向垂直,林带树木越高以及针叶阔叶树种混交的林带防护效果佳。
关键词: 植被;造林;防护林带;红壤


红壤新开地牧草基肥效应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本试验针对红壤新开地的特点,对5个抗旱、耐酸、耐瘠牧草品种进行了基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壤新开地施用基肥能促进牧草出苗、生长、刈割、再生,并提高产量,其中有机肥效果最好。不同品种对基肥的反应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俄勒冈黑麦草、徐苕3号,夏季杂交狼尾草、印尼大绿豆可作为红壤新开地的先锋作物。
关键词: 红壤新开地;牧草;基肥;有机肥


不同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菌联合作用的毒力测定
《植物保护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菌联合作用的毒力测定林佩力,汪国强,梁训义(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杭州310021)用化学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Phomopsisaso-paragi(Sacc.)Bubak]是目前较有效的生产措施,利用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进...


蜗克灵诱杀柔园蜗牛试验
《蚕桑通报 》 1995
摘要:蜗克灵诱杀柔园蜗牛试验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吕志强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周勤蜗牛是一种食性很杂的软体动物,寄生的植物种类很多,包括大小麦、玉米、豆类、烟草、各种蔬菜、柑桔及园林花卉等,也严重危害桑树,尤其近几年来,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桑叶产量大幅度减少,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