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亚麻酸相关基因的标记与验证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油脂组分决定着大豆品质和加工特性,其中亚麻酸含量关系到大豆油加工的成本和大豆油的品质特性。以哈89016和黑河18作为杂交亲本创造遗传群体,利用BSA方法,找到与亚麻酸含量相关的标记Satt286,根据Satt286在大豆杂交后代群体中的池子个体带型和表型性状,计算得到控制亚麻酸位点的引物Satt286与控制低亚麻酸的基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亚麻酸的位点和引物距离9.5cM;t-测验分析Satt286引物标记分组的高、低亚麻酸个体的实际亚麻酸含量,得到的平均值分别为3.91%和6.36%,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Satt286引物作为筛选低亚麻酸品种的标记是有效的。在哈89016和黑河18后代(F4)群体中挑选出亚麻酸含量最低个体13个和最高个体9个,这些个体的带型和表型性状对亚麻酸含量控制基因符合率为82%,这表明引物Satt286与控制亚麻酸的基因是真实连锁的,可以作为群体后代的筛选标记。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分析了大豆哈-89016和黑河18品种亚麻酸相关基因Fad3c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发育的籽粒中,低亚麻酸品种哈-89016的Fad3c的基因转录量明显低于黑河18,证实了大豆亚麻酸Fad3c基因的表达量与品种亚麻酸含量的高低有关。

关键词: 大豆 亚麻酸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植株感染Y病毒后生理指标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中国马铃薯 2007

摘要:本研究分别以对PVY感病、过敏和极端抗性的品种脱毒试管苗为材料,比较了接种PVY后不同时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游离脯氨酸含量2个指标的变化。从整体上看,未接种PVY条件下,感病品种(Superior)植株的SOD活性较极端抗性品种(IVP35)和过敏型品种(Desiree)低。接种后,IVP35的SOD活性下降;Desiree在接种前期0.5~1 d SOD的活性下降,2~7 d后SOD活性上升,再后7~14 d又下降;Superior接种PVY后,SOD活性有上升趋势,且在接种2~3 d变化率出现最大值。另外,IVP35和Desiree在接种PVY后SOD变化率小,变化范围分别为-13.4%~4.6%和-17.8%~8.7%;Superior接种PVY后,SOD活性变幅较大,范围为5.1%~79.2%。被测的3个品种无论接种与否,极端抗性品种和过敏型品种其植株内部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正常情况下,IVP35和Desiree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为41.39~48.77μg.g-1干重和33.42~39.11μg.g-1干重,而Superior仅为8.91~10.72μg.g-1干重。接种PVY后,Superior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达到11.23~21.54μg.g-1干重;虽然IVP35和Desiree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小,含量分别为48.92~72.13μg.g-1干重和42.46~71.34μg.g-1干重。

关键词: PVY SOD 游离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为了进一步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首次对GUVA提供的41份材料进行了熟期、抗稻瘟病性、抗冷性、株型等方面的遗传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熟期普遍偏晚,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指出一些熟期相对较早,抗稻瘟病性较强、抗冷性较强、株型较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可以在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以拓宽寒地稻种资源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东亚粳稻遗传评价 粳稻 资源 评价 利用 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卫福种衣剂在玉米上应用效果

现代化农业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比较及分析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菌棱病鉴定方法对于大豆菌核病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比较了子叶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茎的草酸反应4种大豆菌核病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子叶接种法接种5 d后所有植株的子叶全部干枯皱缩,10 d后敏感品种合丰25植株开始萎蔫变黄,接种部位周围开始出现白色菌丝;15 d后植株布满白色菌丝;20 d后发病植株开始死亡;而耐性品种MAPLE ARROW出现这些症状的时期较晚,死亡率也较低。离体茎段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基本上体现了大豆菌核病的主要致病特征。在离体茎的草酸接种中,合丰25和MAPLE ARROW对草酸的敏感度明显不同,且受害程度有明显差别,是一种方便快捷而且准确性较高的鉴定方法,对于大量种质资源筛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 鉴定方法 比较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玉米种子质量及产量的关键技术

中国种业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260万hm2,其中基本是玉米杂交种。因此,玉米杂交种的质量对我省玉米生产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既是玉米遗传育种科学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杂种优势利用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丹江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中国马铃薯 2007

摘要:试验通过对3种杀菌剂不同施用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2%抑快净、72%克露、64%杀毒矾3种药剂交替施用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要好于药剂单独施用。其中52.2%抑快净与72%克露交替施用效果最佳,防效达91.9%,增产76.7%;其次分别为52.2%抑快净与64%杀毒矾、72%克露与64%杀毒矾交替施用,防效分别为86.3%、84.8%,增产66.0%、64.7%。

关键词: 杀菌剂 马铃薯 晚疫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粳8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松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所以松93-8为母本,通3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等特点。一般单产8500 kg/hm2,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粳稻新品种。

关键词: 松粳8号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甜椒新品种宇椒二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7年8月5日以龙椒二号甜椒(纯系)的干种子搭载于"870805"返地卫星上,并留下等量种子作为原始对照.(搭载的种子随卫星在空间飞行5d,飞行高度200~400km,飞行周期为90min,微重力为10-10e/cm2).种子回收后在常温下保存,1988年开始进行选育,1996年从龙二的搭载后代中获得突变体B10.1997—1999年又于田间进行连续4代鉴定,2001—2003年在所外布点3处,进行了异地试验及预备试验,2003-2005年进入全省区试及生试.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宇椒二号甜椒.龙椒二号甜椒果大、抗病、质佳、果面光滑少褶、适于保护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玉米离体孤雌生殖诱导率的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摘要:以黑龙江省18种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对影响离体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培养条件及胚囊发育时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诱导玉米杂交种牡20-618、牡21-257未成熟胚囊期和成熟胚囊期的雌穗,成熟胚囊期的雌穗均结实,未成熟胚囊期的雌穗均未结实,说明只有用处于成熟胚囊期的雌穗接种,才有可能诱导孤雌生殖结实.

关键词: 玉米 离体孤雌生殖 培养条件 胚囊发育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