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龙粳18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耐寒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龙粳18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关键词: 龙粳18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糯玉米与生料栽培平菇套种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平菇风味浓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用菌,是世界各地广泛生产和消费的五大食用菌品种之一;糯玉米是人们喜爱的保健佳品,糯玉米秸秆是优质的禽畜饲料。通过试验研究,在寒地覆膜糯玉米可与生料栽培平菇套种生产。

关键词: 平菇 糯玉米 生料 栽培技术 套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品种与推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概述了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育种的重大进展,育成了49个高油(脂肪含量>21%)大豆品种,油份含量较1991~1999年育成品种平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商品高油大豆已达到了国外进口大豆品质水平,高油大豆品种已成为生产主栽品种,有力地推动了黑龙江省大豆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高油大豆 育种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子宫内输精技术在绵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对绵羊腹腔镜子宫内输精技术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应用中对该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验证了子宫内输精优点和输精的可操作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发情的母羊在撤栓后54 h,同期发情母羊在撤栓后60 h,采用双侧子宫角深部输精,输精效果最好,受胎率可达60%~80%。

关键词: 绵羊 腹腔镜 子宫内输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新品种雪娃的特征特性及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向双酶切制备高F值大豆寡肽工艺技术参数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II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两步定向酶切,以制备具有改善肝昏迷生物活性的高F值寡肽。通过研究,确立了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II定向酶切大豆分离蛋白的最适温度(T)、pH、底物浓度[S]、酶浓度和底物浓度比[E]/[S]等参数,并在此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设定两种定向酶切的技术路线,即在酶切过程中维持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最适pH的时间分别设定为3.5h(技术路线I)和30min(技术路线II),而蛋白酶II定向酶切大豆分离蛋白的技术参数不变。结果表明,技术路线I、II蛋白质回收率分别为87.0%、89.0%;蛋白质转化率分别为89.1%、90.5%;酸溶性氮得率分别为90.1%、90.6%;灰分含量分别为9.1%、5.9%;技术路线I分子量在500~610的肽含量为80.5%、技术路线Ⅱ分子量在450~650的肽含量为82.0%。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路线II的酶切效果优于技术路线I。

关键词: 碱性丝氨酸蛋白酶 蛋白酶II 大豆分离蛋白 寡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对产量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07

摘要:通过对水稻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方法(常规施肥法和叶龄诊断施肥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绥粳3号适宜的栽培密度为C3(30cm×10cm);叶龄诊断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方法产量高,在叶龄诊断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C3互作时产量最高,产量为9739.1kg/hm2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POT5数据在县级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以矢量格式的土地详查数据库为基准,以SPOT5卫星数据为信息源,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进而更新土地详查数据库,并完成地籍变更工作。

关键词: RS GIS 土地详查数据库 SPOT5卫星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水稻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正常绿色水稻品种824B中发现1个黄化突变体824ys。该突变体具有叶绿素缺失突变特性,表现为植株黄绿色,分蘖数减少,生育期延长,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比野生型亲本824B明显下降,每穗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降低。对824ys与3个正常绿色品种杂交F1、F2的遗传分析表明,控制824ys的叶绿素缺失突变性状为1对隐性核基因。以495R/824ysF2作为定位群体,应用微卫星标记将824ys的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与RM218、RM282和RM6959等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5.6、5.2和21.8cM。认为该基因为一个新的水稻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暂命名为chl11(t)。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缺失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微卫星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性蛋白粉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摘要:玉米蛋白粉对大豆增产效果明显.施入玉米蛋白粉900kg/hm2后,大豆的产量最高为3123kg/hm2,增产29.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种蛋白粉肥料还能够明显提高大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3.5%和1.3%.

关键词: 大豆 蛋白粉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