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不同制备工艺的天然橡胶裂解色谱-质谱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仪,对4种不同制备工艺的鲜天然橡胶(NR)[(NR-1)醋酸凝固鲜天然胶乳,(NR-2)微生物快速凝固鲜天然胶乳,(NR-3)微生物凝固乙醇胺混合鲜天然胶乳和(NR-4)自然凝固蛋白酶混合鲜天然胶乳]的生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主要鉴定其中的挥发性裂解产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其定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50℃裂解温度条件下,4种制备工艺NR生胶的裂解碎片都生成了顺式结构的1,3戊二烯单体(NR-1还生成了2-甲基1,3-丁二烯单体)的特征离子;同时也生成了大量的二聚体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和1,4-二甲基4-乙烯基环己烯及三聚体β-蛇麻烯和甘葡环烃等,但它们的组成即相对百分含量存在差异。其细微结构的差别为:NR-3和NR-1都含有少量含氮杂环、羟基和羰基基团;NR-2结构较简单;NR-4含有氯甲酰氧基和羰基等。

关键词: NR 制备工艺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结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时间序列分析在儋州橡胶产量预测上的运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l980~2003年的天然橡胶干胶产量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建立并验证儋州市天然橡胶干胶产量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4~2010年的橡胶干胶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基本反映儋州橡胶产量的基本规律;但是随着预测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随之下降,因此必须将新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建立新模型,以确保得到最佳的预测效果。通过该预测法为橡胶生产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为橡胶产业决策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时间序列 产量预测模型 橡胶干胶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一五”农业部基本科研业务费执行情况简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1

摘要:"十一五"期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预算为3000万元(每年600万元),共立项支持83个项目。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实施,获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论文520篇,编著农业行业标准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获奖成果5项,孵化出一批国家级项目,为"十二五"期间该所科研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业部 基本科研业务费 执行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块根淀粉磷差异木薯种质资源的RAPD遗传背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RAPD遗传背景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对木薯块根淀粉磷差异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为木薯块根淀粉高磷品种的选育打下基础。以国家木薯种质圃筛选出的30个块根淀粉磷差异木薯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通过18条RAPD引物对材料进行PCR扩增,利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利用18条RAPD引物扩增共得出条带13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6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6.2%;其中没有发现与磷含量相关的特异性条带,块根淀粉磷含量相近的木薯品种间不能明显聚类;30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大于0.71。通过对RAPD结果进行分析,未发现块根淀粉磷含量差异的木薯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关系,也未发现与磷元素差异相关的特异基因。

关键词: 木薯 磷差异 RAPD 遗传背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根粉对香蕉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11

摘要:为提高组培香蕉苗的成活率,2010~2011年在海南研究了生根粉对香蕉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根粉处理对香蕉组培苗移栽的影响极显著,其中,生根粉1和生根粉2处理的香蕉假植苗与生根粉3、生根粉4和CK的相比,株高平均值分别降低35.66%,38.98%,34.53%,叶长平均值分别短23.89%,26.56%,27.35%,叶宽平均值分别窄29.14%,34.38%,27.10%,根长平均值分别短23.25%,21.85%,14.35%。生根粉3、生根粉4处理的香蕉假植苗株高、叶长、叶宽、根长与CK的相比差异不显著。生根粉1和生根粉2处理对香蕉假植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根粉3与生根粉4处理对香蕉假植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具有省时、高效、成活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 香蕉 生根粉 组培苗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茎芽眼顺向与反向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华南8号木薯为试验材料,比较在水平种植上,种茎芽眼顺向(同一方向)与反向(相对或相背)的木薯产量性状效应。结果表明,种茎芽眼顺向比反向提高16.0%鲜薯产量、19.3%薯干产量、23.0%淀粉产量,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因此,在种植木薯时,要统一种茎的芽眼朝向一个方向,切忌种茎芽眼反向种植。

关键词: 木薯 种茎 芽眼 方向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钾不同施肥方法对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以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钾肥的不同处理对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组成、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处理提高了菠萝果实内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处理对果实蔗糖代谢酶的变化具有不同影响,但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表现为随着果实的逐步成熟、糖逐渐积累,转化酶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由低到高逐步上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处理均增加了果实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降低了果实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其中以喷施K2SO4和土施K2SO4混合使用对果实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为喷施K2SO4,土施的效果不明显。表明,在土施和喷施2种方法一起使用时,果实是通过改变4种酶的活力来提高库强度。果实库强度增加的同时,相应地促进了同化产物的运输。

关键词: 菠萝 钾肥 糖含量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编码CP12蛋白的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叶绿体蛋白12(chloroplast protein 12,CP12)是一个存在于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以亲本柱花草热研2号叶片为材料,根据豌豆CP12及柱花草响应低温的cDNASSH文库中CP12克隆片段设计引物,采用RT-PCR,从柱花草cDNA中克隆获得柱花草热研2号CP12基因全长序列,并在GenBank登陆(登录号:HQ906668),命名为SgCP12。柱花草热研2号CP12基因全长426bp,包含399 bp的ORF。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P12的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豌豆的CP12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

关键词: 柱花草 CP12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胁迫对柱花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柱花草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机制,以播种后40d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光照培养箱内分别用高温(36℃)处理5d,低温(6℃)处理2d,并以常温(25℃)处理5d为对照,测定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相关指标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2d,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叶片光合速率、叶片ATP含量及RuBP-case和FBPase活性显著降低;而高温处理5d对其光合效率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温度胁迫条件下,足够的ATP供应对保证柱花草的光合能力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柱花草 温度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抑制 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化学成分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石油醚浸泡法及CO2超临界萃取法对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进行提取,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得油率分别为0.75%和0.28%。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并比较两种提取方法所得产物化学成分的异同。石油醚浸提浸膏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超临界萃取浸膏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脂肪酸和脂肪醇类物质是树仔菜浸膏的主要成分,其中脂肪酸类物质在两种浸膏中比例均较高,超临界萃取浸膏中脂肪醇类物质含量高于石油醚浸提浸膏。

关键词: 海南树仔菜 浸膏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