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磷对开割橡胶树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甘蔗渣为介质,设计0、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mg/kg等7个供磷浓度,研究磷肥供应对橡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000 mg/kg供磷处理下,橡胶树吸收根数量、总长度、根表面积分别为对照的297.4%、246.0%、210%,平均直径增加达到0.008 cm/d,促进效应达极显著水平;500 mg/kg供磷处理下吸收根伸长速度为0.68 cm/d,比对照增加了51%;最高浓度8 000 mg/kg供磷处理对胶树吸收根生长发育各项指标表现出负效应;通过测定吸收根发生量、行根直径、长度、生长速度、表面积等参数变化,可以发现局部根系构型随施磷浓度增加在二分枝型、分枝鲱骨型、鲱骨型三者之间转换,说明橡胶树根系构型对磷丰缺具有适应性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的三唑醇残留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的三唑醇残留的方法。样品中三唑醇经乙睛提取,氟罗里硅土小柱净化,以C18反相柱为分析柱,甲醇-0.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电喷雾正电离源(ESI+),外标法定量。三唑醇在0~0.16mg/L范围内均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香蕉中三唑醇的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87.8%~97.8%,相对标准偏差为4.8%~10%。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合香蕉样品中的三唑醇残留分析。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香蕉 三唑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是一种水溶性多肽,可生物降解,属于环境友好型代谢仿生型产品。本文综述了农用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的开发历程、主要作用原理、农用产品开发、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应用前景和发展建议,以期对农用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有全面的了解,推动农用聚天门冬氨酸同源多肽的开发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产业提升探析——我国橡胶树栽培及胶园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热带生物学报 》 2011
摘要:通过对我国海南、云南、广东三大植胶区橡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简要阐述了科技对橡胶栽培及胶园管理的推动作用。探讨分析了橡胶栽培及胶园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橡胶幼树整体抚管水平较低、橡胶砧木资源研究开发力度不够、橡胶树防风防寒减灾技术仍未解决、旱害逐年加重、胶园土壤肥力总体较低并呈下降趋势、低产胶园更新缓慢、胶园树龄结构不够合理、胶园生态系统研究及应用评价需加强、技术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通过提高橡胶幼树整体生产水平,加快橡胶树优良砧木的选育与良种化技术研发及应用,完善橡胶树防风防寒减灾栽培技术,及时总结一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胶园土壤培肥与轻型肥料技术研发,建立并完善低产胶园更新周期制度,加强胶园生态功能研究及应用评价,切实贯彻执行农业部技术规程等途径,从而提升橡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思考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中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保护状况对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从1978年以来,相关研究单位开展了多次考察收集,收集的种质资源材料以种质圃、离体库、种子库的形式保存,共有4.7万份;对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主要集中在品质性状、抗逆性状、抗病虫性状和细胞学性状等方面,并形成标准化数据,通过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实现网络和实物共享。但目前还存在资源家底不清、研究基础薄弱、资源创新不足、保存设施不完善、保存技术缺乏、共享意识薄弱和共享机制缺乏等问题,建议开展国内资源全面调查收集和国外资源分布研究,以及引种工作、加强深层次鉴定评价、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力度,建立共享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