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方茄子杂交制种的几项关键技术
《种子世界 》 2000
摘要: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1.1 播种茄子花粉最适宜定的发育温度为28~30℃,低于17.5℃和高于35℃均不利于授粉受精,阴雨天气容易导致授粉失败和落花落果,因此应避免雨天杂交。春季茄子从播种到开花大约为100d,其中苗期为60~70d;秋季从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诊治
《中国兽医科技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空气、土壤、水、饲料以及物体表面均有存在 ,动物的皮肤、粘膜及肠道亦有葡萄球菌的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引起动物的皮疹、关节炎、各种化脓性疾病等多型病变。 1999年下半年广州市某猪场发生一起以仔猪发热、不食、关节肿大变形为特征的流行病 ,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饲养仔猪 92 0头 ,发病 185头 ,多发于 15~ 30日龄。病猪营养状态中等或较差 ,被毛粗乱 ,跛行 ,不愿行走 ,多伏卧在地 ,腹泻。严重者精神萎顿、不食、消瘦 ,最后死亡。通常在发病后 3~ 5d死亡 ,发病率约为 2 0 %。剖检濒死期和死亡仔猪 ,可见四肢关节肿胀、充血 ,严重者关节腔内积脓、坏死 ,病程长的关节腔内有干酪样物质 ;内脏等其它部位无明显病变。2 实验室诊断取 1头濒死期和 2头死亡不久的仔猪 ,在关节部消毒 ,以灭菌刀片切开关节 ,无菌刮取关节腔内的脓汁及渗出液 ,涂片、革兰氏染色 ,可见有阳性、单个、成双或成葡萄串状的球菌。以灭菌接种棒挑取脓汁 ,在血琼脂平板和普通平板上划线 ,经 37℃培养 18~ 2 4h。在普通平板上形成隆起、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 ,最初为灰白色 ,放置 2~ 3d后形成黄色、白色菌落 ;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略大 ,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带。挑取分离到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见大量单个、成对或葡萄串状排列的阳性球菌。分离菌在普通肉汤中培养 18~ 2 4h ,均匀混浊 ,管底有少量沉淀 ,轻轻摇动后沉淀物慢慢升起。挑取单个菌落至微量生化鉴定管 (广东环凯科技公司产品 ,批号 990 40 2 7)中 ,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 ,该菌发酵蔗糖、乳糖、麦芽糖 ,甘露醇阳性 ,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还原硝酸盐。综合临床特征和分离菌的生化特性 ,判定该群仔猪的流行病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3 药敏试验按常规方法进行 ,药敏纸片均为自制。试验结果 ,分离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极敏感 (抑菌圈≥ 2 0mm ) ,对氧氟沙星和青霉素高敏 (抑菌圈≥ 15mm) ,对氯霉素、恩诺沙星和氟哌酸中敏 (抑菌圈≥ 10mm ) ,对卡那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痢菌净等低敏 (抑菌圈 <10mm)。4 治疗方法对疑似健康猪、轻症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 ,注射时严格消毒 ,每注射 1头猪更换一次针头 ;淘汰关节严重变形、商品用价值不高的仔猪 ;清扫冲洗猪舍 ,加强通风换气 ,应用百毒杀进行带猪消毒 ,用 1mL/L新洁尔灭浸泡食槽等器具。经上述处理和治疗后 ,仔猪停止死亡 ,病猪逐渐康复。5 小结由于葡萄球菌在动物舍普遍存在 ,如果猪舍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仔猪营养状态不佳及应激等因素均易感染该病。当猪舍拥挤 ,猪相互撕咬、断尾、打耳号、免疫接种 ,猪舍地面粗糙不平、猪栏有尖锐物使猪受伤时 ,可使葡萄球菌从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 ,通过血液到达关节部位而发病。因此 ,搞好环境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的抵抗力对防止本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仔猪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诊治@吕殿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黄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廖丽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张毓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异养生长特性研究
《海洋通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乙酸盐等有机碳源异养生长。在异养条件下,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30~32C、 pH5.5~6.5。该小球藻可以利用硝酸盐、铵盐、尿素和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作为唯一氮源生长,在由铵盐和硝酸盐组成的混合氮源中生长时,优先利用铵盐。该小球藻对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物的利用给培养基的pH带来不同的影响。利用葡萄糖和果糖为唯一碳源时培养基的pH值变化不大,而利用乙酸盐时可以使pH很快上升到小球藻能够耐受的pH(9.5)以上;利用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使培养基的pH上升,利用按盐时使pH下降,利用尿素和甘氨酸时基本不改变培养基pH。该小球藻在30℃时,摇瓶异养培养的比生长速率为0.055h-1,倍增时间为12.6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乏情母猪人工诱情方法的研究与评述
《黑龙江动物繁殖 》 2000
摘要:通过对母猪发情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导致母猪乏情的新假说。笔者认为,部分母猪由于外界或某些生理因素导致体内基础代谢水平下降.从而诱发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调或下降.导致处女或断奶后母猪乏情。根据此假说.笔者研制了“母猪催情散”和“母猪生理调节剂”。通过提高母猪基础代谢诱导发情。13种不同人工诱导发情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使用新药物和新的处理程序,乏情母猪诱导发情配种成功率达到60%~80%。高于传统方法30%~5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豌豆新品种粤甜豆1号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粤甜豆 1号是 1 996年从引进品种改良奇珍 76中系选而成的新品种。经 2年品比和 3年全省多点试验 ,结果表明 ,粤甜豆 1号比对照种改良奇珍 76增产 9.1 % ,比珍蜜增产 52 .9%。一般每 667m2 产量 1 0 0 0kg ,高产的达 1 50 0kg以上。该品种属蔓生种 ,株高 2 .3m以上 ,播种到初收 55~ 68天 ,初花节位 1 0~ 1 1节 ,单株结荚 1 8~ 2 2个。单荚重 7g以上 ,荚长 6~ 1 0cm ,宽 1 .4cm ,厚 1 .1cm。荚形好 ,为长扁筒形。粤甜豆 1号具有生势强 ,耐热性好 ,死苗率低 ,荚色青绿 ,甜脆、品质优的特点 ,适于秋植及粤北等高寒山区反季节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锐意创新,勇于开拓,走科技产业化之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改革中前进
《广东科技 》 2000
摘要: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从事蚕业及应用昆虫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专业研究所,现在职工61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9人,中级科技人员14人,博士1人,硕士10人,本科14人,大专以上人员占45.9%,人均年龄35.7岁。该所在桑树杂交一代利用和多倍体育种,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强健性和高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