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米中矿质元素铁、锌、锰、磷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遗传学报 》 2000 SCI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胚乳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Fe、Zn、Mn、P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作用影响。其中,Fe、Zn、Mn含量的种子直接效应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的作用更大;P含量则主要受种子直接加性、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作用。Fe、Zn、Mn含量的种子直接遗传率较高,在杂种早代分别结合农艺性状选择单株上各元素含量较高的种子可能效果较好;P含量种子直接遗传率和母体遗传率均为中等,对其杂种后代进行单株选择和单粒选择可能均会有一定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的可行性
《中国生物防治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了不同食物 (人工卵赤眼蜂蛹、米蛾卵和萝卜蚜 )饲养对中华草蛉幼虫、蛹发育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体饲养时 ,幼虫食物对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 ,人工卵赤眼蜂蛹使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延长 ,但仅比萝卜蚜组分别延长 0 .4和 0 .4天。 3种食物饲养的成虫产卵量均没有差异。群体饲养时 ,人工卵赤眼蜂蛹与米蛾卵的饲养效果相似。因此 ,从发育、繁殖力和群养效果来看 ,人工卵赤眼蜂蛹可作为中华草蛉大量饲养的替代食物。
晚季不同类型高产水稻品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5个高产水稻品种(组合)营养生长后期到籽粒完熟共8个生育期的顶叶饱和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顶叶饱和光合速率均在营养生长期或幼穗分化早期时最大,而在经济器官形成的中后期和经济器官充实期则不同程度地下降;在经济器官形成和充实的主要生育期内,顶叶叶绿素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高于营养生长后期。表明由光合产物源流库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光合作用反馈抑制是经济器官形成和充实的主要生育期内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菜不同生长阶段吸收硝态氮的动力学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两种菠菜不同生长阶段的氮素吸收情况和硝态氮吸收的动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 ,两种菠菜吸收氮素的差异随生长时期而不同 ,宁夏圆叶菠菜比日本超能菠菜更具喜硝性 ,且越在生长的后期 ,该特性越显著。植株苗期对硝态氮的亲和力大小不能准确反应菠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吸收情况 ,而应根据生长的不同时期求得相应的亲和力。吸收速率单位在生长前期采用单位时间单位根重的吸收量来表示 ,生长后期采用单位时间单位株重的吸收量来表示 ,求得的亲和力才能反映两种菠菜吸收硝态氮的实际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米及其淀粉性质的研究——糯米粉和糯米淀粉糊性质的比较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pH、糊浓度、蔗糖和盐等因素对糯米粉和淀粉糊粘度的影响规律 ,测定两者的冻融性和透光率等性质 .通过两者糊性质的比较 ,探讨米粉中蛋白质的作用 ,指导糯米粉的化学变性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