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供给研究 -基于公益一类农业科研单位的调研

农业科技管理 2019

摘要:利益分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问题.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发农业科研人员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顺畅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天津市公益一类农业科研单位的调研,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内容覆盖不广泛、主体不全面、利益反补机制缺失等,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从法律上明确利益分配内容、明确利益分配主体及主体责任和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反补机制等对策建议,旨在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利益分配 制度供给 天津市 公益一类农业科研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园艺学报 2019

摘要:为了揭示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从东北地区4个省49个县(市)的茄子主产区采集黄萎病菌株,从中分离、鉴定并选取80个单孢菌株,对其培养特性、致病力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repeat)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性状研究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存在4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菌株最多,占供试菌株的56.25%,菌丝型菌株最少,仅占供试菌株的7.5%.通过鉴别寄主接种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明确了东北地区茄子主产区存在黄萎病菌强(Ⅰ型)、中(Ⅱ型)、弱(Ⅲ型)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供试菌株的26.25%,31.25%和42.50%.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供试菌株中落叶型菌株占31.25%,以中、强致病力菌株为主;非落叶型菌株为68.75%,多为弱致病力类型菌株.ISSR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分化较小,并且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菌 培养性状 致病力 致病类型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和包尖白菜的挑选窍门

食品与健康 20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不同蓝莓品种的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分析

河北林业科技 2019

摘要:为了解不同蓝莓品种在天津地区的生长适应情况,以8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其生长特性、果实形态特征、风味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为早熟或中熟,成熟期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薄雾长势偏弱,其余品种长势中庸或旺盛,久比利新枝生长量最大;V5平均单果重最大(2.19g),奥尼尔、乔治宝石次之;V5、久比利口味酸甜适中,乔治宝石和奥尼尔糖酸比适宜,具有独特的酸甜口感且香气浓郁;营养成分测定显示,乔治宝石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久比利、V5的总酚含量比较丰富。初步筛选出奥尼尔、V5、粉蓝和久比利为适宜鲜食的优良品种。V3和粉蓝糖酸比高,花色素苷和总酚等抗氧化物质含量适中,适宜加工成果汁、果酒等商品。

关键词: 蓝莓 生长特性 品质特性 天津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调控措施

猪业科学 2019

摘要:文章介绍了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优化母猪的胎次结构、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以及提高窝产仔数和个体重,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母猪 生产效率 调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按照胎次、产奶日期、日产奶量一致的原则,选择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头牛,每头牛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蛋氨酸添加量20 g/(头·d);过瘤胃赖氨酸添加量27 g/(头·d)]。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①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极显著提高奶牛日产奶量3.63%(P<0.01),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4.49%(P<0.01)。②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极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26.92%(P<0.01),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经济效益增加2.30元/(头·d)。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能够提高高产奶牛产奶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过瘤胃赖氨酸 奶牛 生产性能 乳成分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NZ2114对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基因组和耐药性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摘要:本试验以真菌防御素Plectasin衍生肽NZ2114和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机制及其阻遏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效果.通过16S rRNA基因鉴定对55份乳房炎奶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借助流式细胞术和扫描电镜观察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凝胶阻滞和圆二色谱分析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影响,将抗菌肽NZ2114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孵育以研究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影响,通过PCR进一步分析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获得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对青霉素等9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且50%为多重耐药.抗菌肽NZ2114对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1.0μg/mL.抗菌肽NZ2114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S7细胞皱缩、细胞内容物泄漏,甚至细胞裂解,碘化丙啶(PI)细胞膜穿透率达5%,且抗菌肽NZ2114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7基因组DNA结合并改变其DNA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1/4*MIC抗菌肽NZ2114孵育12 h后发现,除对阿莫西林和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没有降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40%),且抗菌肽NZ2114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及杆菌肽类耐药基因(braRS)的消除率分别达28.57%(2/7)和22.22%(2/9).上述结果证明,抗菌肽NZ2114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体外强抑菌活性,其干扰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并结合胞内DNA的作用机制为其低耐药杀菌机制奠定了细胞学基础.同时抗菌肽NZ2114对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均有一定消除作用.由此可见,抗菌肽NZ2114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抗生素替代品.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肽NZ2114 抗菌机制 耐药性消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繁殖轴相关组织RXRs基因的表达及RXRA基因多态性与季节性发情之间的关系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摘要:大多数绵羊(Ovis aries)品种为现季节性发情品种,严重制约了绵羊的繁殖效率,而类视黄醇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s, RXRs)作为季节性发情候选基因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探讨RXRs基因3个亚型RXRA、RXRB和RXRG在绵羊不同繁殖状态下的表达差异,本研究利用qRT-PCR检测3个基因分别在常年发情品种小尾寒羊母羊的卵泡期和黄体期以及季节性发情品种苏尼特羊母羊的长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的大脑、小脑、下丘脑、松果体、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肾脏、肾上腺共10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检测RXRA基因2个SNPs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和策勒黑羊)与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滩羊,苏尼特羊和草原型藏羊)的多态性,并与季节性发情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RXRA、RXRB和RXRG基因在苏尼特羊和小尾寒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RXRA基因在苏尼特羊松果体中短光照下表达量显著高于长光照(P<0.05),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黄体期(P<0.01),在卵泡期子宫体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黄体期(P<0.01);RXRB基因在苏尼特羊垂体中短光照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长光照(P<0.05),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黄体期(P<0.01);RXRG基因在苏尼特羊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中高表达,其中松果体中在短光照下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长光照(P<0.01),在小尾寒羊卵泡期子宫体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黄体期(P<0.01).通过MassARRAY飞行质谱技术分型发现RXRA基因2个SNP位点g.1699247 G>A和g. 1699276 G>A在小尾寒羊中分布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且2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6个绵羊品种的2种不同发情模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RXRs基因表达与绵羊的繁殖有关,可能参与绵羊季节性发情上游基因调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RXRs基因在季节性发情及发情周期转换中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绵羊 类视黄醇X受体(RXRs) 季节性发情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TS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关联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摘要:为探讨TSHR基因多态性与绵羊季节性繁殖和产羔数的关系,本实验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分型技术检测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407只)、湖羊(101只)、策勒黑羊(48只)和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21只)、滩羊(22只)、草原型藏羊(161只)TSH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及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TSHR基因g.89430525G>A、g.89363881T>C和g.89431097C>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3个SNP位点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表现为中度多态,且在各个绵羊品种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TSHR基因g.89431097C>G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第1~3胎的产羔数显著相关(P<0.05),其中CC型母羊的产羔数显著低于CG和GG型母羊(P<0.05).本研究表明,TSHR基因与绵羊季节性繁殖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参与绵羊季节性繁殖和多羔性状的调控.

关键词: 绵羊 TSHR基因 多羔 季节性繁殖 SNP 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感染仔猪渗出性皮炎模型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摘要:为建立研究仔猪渗出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制剂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PCR及BLAST序列比对方法对猪葡萄球菌437-2株毒素基因型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通过不同浓度菌液人工感染仔猪试验分析该菌株的临床致病力、最小致病浓度、发病周期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ExhD毒素基因型,其毒素基因与德国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M94662.1)和俄罗斯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M950188.1)的ExhD基因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磺胺异噁唑、链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杆菌肽及诺氟沙星耐药;仔猪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仅注射部位表现出皮炎症状,而中、高剂量组在耳后皮下注射2 d后均出现显著的渗出性皮炎症状,病猪表现为耳后出现油皮,全身被毛粗糙,皮肤呈深褐色厚皮痂,有大片蜕皮和黄色液体渗出;感染仔猪的脏器和皮肤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仔猪脏器无异常,耳部皮肤角质层角化过度,炎性细胞浸润,无棘皮层细胞分离,而中、高剂量组感染仔猪脏器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皮肤表皮棘细胞层出现明显的细胞分离.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利用猪葡萄球菌437-2株可成功建立仔猪渗出性皮炎模型,所需的最小攻菌浓度为1*10~9 CFU/mL.

关键词: 仔猪渗出性皮炎 猪葡萄球菌 表皮脱落毒素 仔猪渗出性皮炎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