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芦笋“五、四、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 》 1994
摘要:浙江省桐庐县1974年就在富春江边种过芦笋,由于照搬国外的经验,管理粗放,芦笋不仅产量低,病害严重,很快就自然淘汰了。1988年10月开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桐庐县后浦村开展了“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重基础、抓关键、勤管理”的“五、四、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芦笋试验示范片21.5亩,1989年、199O年平均亩产鲜芦笋各为853.6kg和934.6kg,分别超计划指标42.3%和43.8%。1991年


芦笋植株打顶对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 1994
摘要:芦笋系多年生蔬菜,其植株高大,有些笋农为了防止倒伏,便于田间管理,在芦笋采收期和秋发期,对植株茎秆进行打顶,有的打得较狠,甚至只留下50~60cm的株高。据台湾、福建省有关资料登载,芦笋茎的高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即茎高,产量也高。为探明芦笋采收期、秋发期植株打顶对芦笋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春甘蓝品种、播种期和定植期对先期抽苔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 1994
摘要:春甘蓝是我国各地春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生产上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先期抽苔现象。在正常的气候和恰当的栽培条件下,约有2%左右的先期抽苔率。近年来,由于冬季气温偏高,先期抽苔率常达5%以上,加之使用品种和栽培技术不当,就有更高的先期抽苔率。为了防止先期抽苔、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芽孢杆菌菌剂与井冈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和增产效果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芽孢杆菌菌剂与井冈霉素混配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和增产效果试验陈久仁,杨绍庆,陈金浩,侯玉芬(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制品厂)水稻纹枯病在我国稻区普遍流行,为害严重,为提高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和增产效果,我们开展芽孢杆菌菌剂和井冈霉素两种生物制剂混配(以下简称多...


633菌剂制备菌的诱变育种
《浙江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以玫瑰黄链毒菌杭州新亚种(Streptomycesroseoflavussubsphangzhouensis)为出发菌,采用物理、化学诱变因子进行诱变处理,结果以离子注入、紫外线、亚硝酸处理效果较好,并筛选出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1~15倍的高产菌株试用于生产。
关键词: 链霉菌;诱变;离子注入


碳铵添加硝化抑制剂对玉米吸收氮素的影响
《核农学通报 》 1994
摘要: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效碳铵对玉米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碳铵与普通碳铵相比,能促进玉米对肥料N和土壤N的吸收,降低肥料N在土壤中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其N素释放相对稳而长,有利于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从而起到增粒,增重,提高产量的作用。
关键词: 玉米 高效碳铵 ~(15)N示踪技术


离子注入水稻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摘要:以氮离子注入水稻休眠种子,60Coγ辐照作对比,研究M1代的细胞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但高能量(30keV)离子辐照反而出现一饱和状态。离子注入的染色体诱变效应低于γ辐照,但对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与γ辐照相似。不同品种对不同诱变源的辐射敏感性表现不一致。


杜洛克(SI系)猪杂交利用效果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具有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的杜洛克(SI系)猪杂交利用效果〔1〕。从美国对利用中国猪的研究来看,在探讨生长速度及产肉量改善方面,多以杜洛克猪为父本进行研究〔2,3〕。我国自1982年从美国引进杜洛克猪后,即开始扩群及世代选育,目前选育猪...
关键词: 杜洛克(SI系)猪,肥肓性能,胴体性状


关于Hayman双列杂交分析中显性效应检验方法的改进
《遗传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双列杂交的交配设计最先由Schmidt(1919)加以讨论和应用,目前对其已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及严密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Grifing的配合力分析和Hayman的遗传模型分析。根据Hayman法进行分析〔2,3〕,其中一步是对显性效应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