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钾量对小麦基因型吸收氮磷元素的影响
《小麦研究 》 2001
摘要:在液培试验条件下,研究了7个小麦基因型吸收N、P以及N/K、P/K比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钾水平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植株含氮、磷量差异显著。在低钾或缺钾条件下7个小麦基因型间植株N/K比差异显著,P/K比差异不大。在供钾充足条件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植株N/K、P/K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不同小麦基因型耐低钾及高效利用钾的能力与植株氮的吸收、氮钾平衡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 3个中草药配方 ,采用 1%、1.5 %、2 %三个添加水平 ,进行 9组试验 ,通过 4 5日龄鸡群称重、剖解及T、B淋巴细胞检查 ,结果表明 :3个配方的 9个试验组平均体重均高于对照组 ,配方 2体重 4 71g ,比对照组 ( 3 85g)提高 3 1.6% ,差异显著 (P<0 .0 5 ) ;脾脏及法氏囊重 9个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试验组鸡免疫器官中的T、B淋巴细胞相对数均比对照组高 (P<0 .0 5 )。组织形态学观察 ,9个试验组免疫器官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的激活和快速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果农——抹泥法防治腐烂病
《山西农业 》 2001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苹果树腐烂病曾流行于日本,给苹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为害,其后各地农协及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时间调研和防治,总结出抹泥法等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晋麦64号产量分析及选育体会
《山西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晋麦 6 4号具有综合抗性好、优质、早熟、适应性广的特点 ,在产量性状方面 ,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 ,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 ,高产稳产性好 ,是适宜晋南麦区一般水地种植的理想品种。通过对晋麦 6 4号的选育分析认为 ,在育种过程中 ,对品种性状的改良应注重总体水平的提高 ,而不是对单一性状的突出要求 ,在选育过程中 ,必须紧扣“丰中求优、丰中求抗、丰中求早”的原则 ,这样育成的品种在生产上才有推广使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小麦研究 》 2001
摘要:利用晋南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作亲本,配制一套6×6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6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组成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各性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效应,其优势的表达由加性基因、非加性基因和母本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主要玉米对矮花叶病抗病性的鉴定及利用
《植物保护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1998年选取山西省当前推广和拟推广玉米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采用自然感染与人工接种相结合方法,对MDMV抗性和P_1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旨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双亲抗×抗、感×抗,其杂种F_1抗性表现显性效应,F_1病情指数0~8.2,均可达到抗病保产的目的,但感×抗必须在无病区制种才能获得成功。试验认为抗×抗是选育抗MDMV杂交种最佳组配方式,感×抗应视为过渡组配方式加以利用,而感×感,F_1病情指数31.9~37.5,产量损失严重,应禁止在病区制种与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