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克瑞森无核葡萄简化栽培配套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提高葡萄园管理的机械化水平,简化操作措施。[方法]全面采用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树型培养方面,选择便于埋土越冬的紧凑龙干型,新梢在主蔓两侧羽状水平绑缚呈水平叶幕,新梢负载量4.50万个/hm2左右;简化树型培养和枝梢管理措施,前期对新梢和副梢长放,后期疏除造成树冠郁闭的副梢;改变传统的清耕制,实行果园生草、覆草等措施。[结果]采用该技术,克瑞森无核葡萄定植第2年产量达0.75万kg/hm2,3年以后1.80万kg/hm2以上,实现了节水36%、节肥41%。[结论]应用该模式能够优化生产管理方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葡萄产业化水平,改善克瑞森无核葡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和复水对膜下滴灌棉花根系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设置不同程度干旱处理,研究干旱和复水对棉花根系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阶段,随土壤含水率的降低,根系及叶片脱落酸(ABA)含量显著增加,玉米素(ZRs)含量减少,叶片气孔导度(gs)和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以初花-盛花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45%处理降幅较大.土壤干旱处理结束后复水,根系及叶片ABA含量并未随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而降低,根系ZRs含量在复水后1~3d均可恢复或超过对照,与叶片gs呈正相关,其中以盛蕾-初花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50%~55%处理棉株叶片ZRs含量和gs恢复速度快、强度大.说明干旱后复水根系较高的ZRs含量是导致其叶片gs和Pn较高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量和群体密度对籽瓜主要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高、中、低3个灌溉水平和高密度、中密度、中低密度、低密度4种密度处理,研究灌水量和群体密度对籽瓜产量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群体密度对籽瓜产量、干物质积累及10粒长、宽均影响显著。高密度条件下籽瓜产量为3 093.27kg·hm-2,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中等灌水量籽瓜产量为3 154.58kg·hm-2,高于高、低灌水量。不同处理条件下籽瓜干物质积累均符合Logistic曲线。高密度下籽瓜最高叶面积指数、群体总光合势高于其他密度。不同灌水量籽瓜各生理参数变化规律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嘉食多为酵母培养物,含有大量的活性有益菌,主要成分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及其代谢产物,可以改善瘤胃内环境,提高奶牛饲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试验于奶牛不同泌乳阶段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嘉食多(酵母培养物),收集试验数据,分析嘉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早熟棉3个主栽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主栽早熟棉品种新陆早13、新陆早26、新陆早33为试材,通过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组合成功诱导并获得体细胞胚,进一步培养再生成苗。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均能有效诱导愈伤组织,但以0.1mg/LKT和0.1mg/L 2,4-D配合为最佳;愈伤组织在MSB+30g/L Glucose+2.5g/L Phytagel+0.02mg/LIAA+0.1mg/L ZT或MSB+30g/L Glucose+2.5g/L Phytagel+0.15g/L活性炭培养基上易获得胚性愈伤组织;新陆早13号、新陆早26号、新陆早33号在MSB+30g/L Glucose+2.5g/L Phytagel+0.02mg/LIAA+0.1mg/L ZT培养基上分化率分别为32.5%、20.6%、57.5%;在MSB+30g/L Glucose+2.5g/LPhytagel+0.15g/L活性炭培养基上分别为26.2%、25%、55%;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B(去掉NH4NO3)+1.0g/L Gln+0.5g/L Asn的培养基上生长发育成再生植株。3个试验材料在8个月内都能成功获得再生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WF-12型超宽幅喷杆式喷雾机的研究与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是新疆兵团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支柱产业,棉花重大病、虫、草害的防治是保证其稳产、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克服现有机具工作效率低、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与大马力机车相配套的超宽幅喷杆式喷雾机。该机具主要由机架、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展臂总成、等部件组成,设计的折叠机构、仿形机构和回弹机构有效的减轻了大型喷雾机在运输和工作时对障碍物的碰撞。田间试验表明:该机适用性强,行进灵活,在药箱压力0.5 MPa,喷嘴直径为2.0 mm,喷嘴流量为24 ml/s时,喷雾质量最佳,雾滴中径为57.845μm,雾滴均匀性为0.89,工作性能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食葵9号(AR 7-5150)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12年5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食葵2012年12号)。该品种表现为杆矮、早熟,整齐、健壮、株型好,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籽粒长大,蛋白含量高、品质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北方地区向日葵种植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c38基因沉默对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发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Hc38基因对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发育的影响,探索Hc38基因功能,为利用该基因防治捻转血矛线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针对Hc38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dsRNA和siRNA,采用浸泡的方法对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进行RNA干扰(RNAi)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c38基因在L3期幼虫中的转录抑制效果,同时将dsRNA和siRNA浸泡24h后的L3期幼虫感染绵羊,研究Hc38基因的沉默对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在绵羊体内发育的影响,定期采集绵羊粪便检查虫卵数,30d后剖检绵羊皱胃,检查荷虫数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各试验组Hc38基因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浸泡72h后,Hc38-dsRNA组和Hc38-siRNA组Hc38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仅为对照组的32.27%和14.93%。绵羊体内干扰沉默效果显示,试验组Hc38干扰组虫卵减少率最高,为50%,减虫率最高,为48.6%。通过浸泡法导入的dsRNA和siRNA均能有效抑制Hc38基因的转录,同时Hc38基因的沉默与幼虫的发育密切相关,为捻转血矛线虫及其他寄生线虫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耦合对北疆地区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的滴灌定额和施氮量对北疆地区春小麦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北疆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水氮耦合条件下春小麦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拔节总茎数、抽穗数以及产量指标的相关研究来筛选最佳的灌水施氮模式。[结果]在春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以灌水量500 m~3/667 m~2,施氮量30 m~3/667 m~2(M_3N_1)处理的春小麦的Pn、Ci、Gs、Tr及拔节总茎数和抽穗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以灌水量400 m~3/667m~2,施氮量50 m~3/667 m~2(M_2N_3)处理的春小麦其千粒重、单株穗粒重和产量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千粒重和单株穗粒重分别为43.04和1.672 g,从节约水资源而言,以灌水量300 m~3/667 m~2,施氮量30 m~3/667m~2(M_1N_1)、灌水量300 m~3/667 m~2,施氮量40 m~3/667 m~2(M_1N_2)和灌水量300 m~3/667 m~2,施氮量50 m~3/667m~2(M_1N_3)处理的小麦灌溉水分生产率最高,分别为2.166、2.257和2.255 kg/m~3,但产量大大降低,相反,以灌水量400 m~3/667 m~2,施氮量50 m~3/667 m~2(M_2N_3)处理的小麦水分生产率为1.935 kg/m~3,产量却高达8709.1 kg/hm~2。[结论]在滴灌条件下,建议以灌水量400 m~3/667 m~2,施氮量50 m~3/667 m~2(M_2N_3)处理为最佳。既提高了小麦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