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河西走廊灌溉玉米田病虫草害发生和农药使用现状与减量对策

玉米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2019年系统调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灌溉春玉米田的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和生产中农药的投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明确茎腐病(Pythium spp.&Fusarium spp.)、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和穗腐病(Fusarium spp)是重点病害,蚜虫(Rhopalosiphum spp)和红蜘蛛(Tetranychu cinnabarinus&T. trtuncantus&T. urticae)是重点害虫,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主要杂草。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至少33个,普遍存在生产者盲目加大农药使用频率和使用量,甚至超范围使用农药的现象。

关键词: 玉米 河西走廊 农药使用现状 减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从多链的水产品区块链溯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渔业现代化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传统水产品溯源系统存在数据易篡改、环节不透明、管理中心化等问题,在分析水产品供应链及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了管理供应链溯源信息的主从多链存储模型,保证了各企业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并减轻了单链结构的存储压力.同时设计了链上管控智能合约对水产品从养殖到销售的所有环节进行智能监控,从源头进行管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主从多链的水产品区块链溯源信息管理系统,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台实现了该系统,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证明了该系统的适用性.最后与区块链单链架构进行了测试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存储模型对溯源信息进行了并发分层存储,解决了隐私数据无需共享和单链负载大两个方面的问题,保证了溯源数据的真实性,实现了追溯过程透明化.

关键词: 水产品;溯源系统;区块链;主从多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桂林市主要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及重金属、抗生素污染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五点采样法采集桂林市11个主要规范化管理桃园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评价桃园土壤肥力、重金属与抗生素污染生态风险.所调查桃园土壤深度为0~20、20~40 cm的土壤pH值平均值分别为5.61、5.56.深度在0~20 cm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5.56 g/kg、1.33 g/kg、100.49 mg/kg、205.58 mg/kg,在20~40 cm的含量分别为20.50 g/kg、1.11 g/kg、64.81 mg/kg、151.58 mg/kg,随着土壤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深度在0~20 cm土壤样品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分级标准Ⅰ级、Ⅱ级、Ⅲ级的比例分别为72.73%、27.27%、0,在20~40 cm的比例分别为45.45%、45.46%、9.09%.深度在0~20 cm土壤As、Hg、Cr、Ni、Cu、Zn、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38、0.18、85.89、29.25、29.72、98.21、0.19、34.53 mg/kg,在20~40 cm平均含量分别为19.44、0.19、81.90、29.29、29.38、99.36、0.16、34.55 mg/kg,土壤不同深度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土壤重金属中高等潜在风险、中等潜在风险、低潜在风险桃园占比分别为9.09%、63.64%、27.27%.所调查桃园有36.36%的土壤检测出抗生素.其中,罗红霉素(ROX)的检出率最高,为27.27%;诺氟沙星(NFC)、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FC)、土霉素(OTC)的检出率均为9.09%.抗生素风险评价结果显示,ROX在部分果园污染程度表现为中风险,其他被检出抗生素在被检果园污染程度表现均为低风险.

关键词: 桃园;土壤肥力;生态风险;重金属;抗生素;污染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条件下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京农科728等18个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6月10日(S1)、6月20日(S2)和6月30日(S3)共3个播期处理,研究夏播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籽粒灌浆特性,以期为玉米品种选择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和指导.结果表明:(1)成熟期百粒重在不同播期及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播期间表现为S1(35.20 g)>S2(33.45 g)>S3(31.38 g);不同品种间变幅为28.50 g(华美1号)~36.37 g(京农科728).(2)籽粒平均灌浆速率(Gave)在不同播期条件下表现为S1(0.74 g 100-grain-1 d-1)>S2(0.65 g 100-grain-1 d-1)>S3(0.57 g 100-grain-1 d-1),S1平均灌浆速率分别比S2、S3高0.09和0.17 g 100-grain-1 d-1,增幅分别为13.85%和29.82%;18个品种平均灌浆速率以京农科728(0.75 g 100-grain-1 d-1)最高,显著高于郑单958和先玉335(0.58 g 100-grain-1 d-1和0.67 g 100-grain-1 d-1),增幅为29.31%和11.94%.(3)不同播期间参试品种产量表现为S1(10,628.67 kg hm-2)>S2(10,207.65 kg hm-2)>S3(9144.59 kg hm-2),S1分别较S2、S3高4.12%、16.23%;S1与S2下产量相差不大.不同品种间,NK815、MC121、京农科729、MC812、京农科728和先玉335产量相对较高,平均为10,730.56 kg hm-2,显著高于郑单958(10,080.85 kg hm-2),增幅为6.44%.(4)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平均灌浆速率(0.70**)、粒重(0.68**)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活跃灌浆期(-0.36**)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0.58**)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黄淮海区夏播玉米抢时早播有利于获得更高产量,玉米品种可选择种植中熟或中早熟、灌浆速率高、活跃灌浆期适中、产量水平较高的京农科728、京农科729、MC812、MC121、NK815和先玉335等.在播种较晚或积温不足地区,可选择种植中早熟、灌浆速度快的高产型品种京农科728,6月30日播种、10月16日达生理成熟,可实现玉米高产.

关键词: 黄淮海区 夏播玉米 籽粒灌浆特性 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毛滴虫病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鸽毛滴虫病是禽毛滴虫侵害鸽上消化道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原虫病,俗称鸽口腔溃疡.禽毛滴虫生存能力较强且对任何品种、年龄的鸽均易感染,病鸽常因呼吸道阻塞抑制呼吸或消化道阻塞妨碍进食引起鸽死亡.文章从鸽毛滴虫病的病原、致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和遗传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鸽毛滴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禽毛滴虫;流行病学;诊断;防治;遗传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马铃薯的鲜切加工适宜性评价

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收集了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马铃薯主栽品种(V7、荷兰15号、黄金薯、荷兰7号),基于褐变情况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了不同品种马铃薯鲜切加工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的褐变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黄金薯品种最不易发生褐变,Vc含量(53.6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可能是其不易褐变的主要原因;荷兰7号的蛋白质含量(2.44%)最高,其氨基酸组成的FAO/WHO贴近度和全鸡蛋蛋白贴近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营养价值最高,且该品种的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品种;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所有营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荷兰7号的营养品质最高,其次为黄金薯品种。鲜切马铃薯对外观品质要求较高,结合褐变情况分析,黄金薯是最适宜进行鲜切加工的品种。研究结果为马铃薯鲜切加工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 鲜切加工 褐变情况 营养品质 适宜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氨酯应用于缓控释肥料无溶剂包膜的研究进展

精细化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精准施肥是当今农业绿色发展的标志性方向,缓控释肥料以可控的方式为植物提供营养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养分损失,降低环境风险.无溶剂聚氨酯包膜材料是当前缓控释肥料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更好地掌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材料合成的角度入手,对无溶剂聚氨酯包膜的合成技术、产品种类、改性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对比和综述.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的生物质原料已被应用于包膜合成中,丰富了聚氨酯包膜的来源和种类.填充、互穿聚合物网络、有机硅等是膜材有效的改性方法.指出了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改性方法,明确的控释机制及性能调控,膜材绿色环保、功能化、产业化是今后无溶剂聚氨酯包膜研究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聚氨酯 生物质 缓控释肥料 改性 可持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残差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传统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依靠人工提取特征,步骤复杂且低效,难以实现在田间环境下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结构与注意力机制结合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模型。该研究在残差网络(ResNet18)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Inception模块,利用其多尺度卷积核结构对不同尺度的病害特征进行提取,提高了特征的丰富度。在残差结构的基础上加入注意力机制SE-Net(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增强了有用特征的权重,减弱了噪声等无用特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并且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多尺度注意力残差网络模型(Multi-Scale-SE-ResNet18)在复杂田间环境收集的8种农作物病害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5.62%,相较于原ResNet18模型准确率提高10.92个百分点,模型占用内存容量仅为44.2 MB。改进后的Multi-Scale-SE-ResNet18具有更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可以提取到更多的病害特征信息,并且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识别精度与模型复杂度,可为田间环境下农作物病害识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病害识别 残差网络 特征提取 多尺度卷积 注意力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对获取即时、无损、可靠的长势关键参量具有重要意义。2018—2019年,以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处理,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多光谱影像,分析两品种LAI和地上部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别构建了基于植被指数的LAI和地上部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同一植被指数在两品种中对施氮量的变化响应规律不同;在吐丝期,幂函数对ZD958的LAI和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效果最好,指数函数对XY335的LAI估算效果好,幂函数对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效果好;在灌浆期,幂函数对两品种的LAI估算效果最佳,而指数函数对两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春玉米长势监测的精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春玉米 叶面积指数 地上部生物量 多光谱遥感 植被指数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aster R-CNN的大田玉米雄穗识别及抽穗期判定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田间玉米雄穗数量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效率低且易出错。为了实现在复杂的田间环境下对玉米雄穗自动识别和计数的任务,使用无人机平台和田间作物表型高通量获取平台采集的田间玉米顶视图像构建数据集,使用Resnet 50作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代替原始的VGG 16来优化Faster R-CNN模型。再根据表型平台所获取的高时序、连续图像,进一步使用改进后的模型对试验小区内玉米抽穗期前后20 d的雄穗数量进行监测,以此为依据进行抽穗期判定。该方法在田间作物表型高通量平台获取的图像数据测试集中类平均精度为90.14%,平均绝对误差为4.732 8;在无人机平台获取的图像数据测试集中类平均精度为82.14%,平均绝对误差为9.694 8。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田间作物表型高通量获取平台上的检测结果优于无人机平台,且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大田玉米 雄穗检测 计数 Faster R-CNN 抽穗期判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