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自制和进口试剂盒检测马铃薯环腐病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采用自制NCM-ELISA试剂盒和进口DAS-ELISA试剂盒进行马铃薯环腐病检测试验。比较发现:强化后的自制NCM-ELISA试剂盒不仅同进口DAS-ELISA试剂盒一样灵敏,而且价格低廉,且简便、快捷。自制NCM-ELISA试剂盒可以将点样后的硝酸纤维素膜存储数周,然后再继续实验,具有便于携带利于推广的优点。而且自制NCM-ELISA试剂盒在检测前,进行富集培养,与进口DAS-ELISA试剂盒相比将灵敏度提高100万倍,并且避免假阳性反应发生。因此NCM-ELISA试剂盒完全可以取代进口DAS-ELISA试剂盒。

关键词: 马铃薯环腐病 NCM-ELISA DAS-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

摘要:对不同培养方式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5个菌株的菌体的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培养液的细胞和上清液对紫外线吸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菌株的活细胞CAT活性普遍以好氧黑暗条件下的培养物高于微好氧光照条件下的,SOD活性则以微好氧光照条件下的培养物高于好氧黑暗条件的。5个菌株在好氧黑暗、微好氧光照培养条件下的细胞液和培养液的上清液在紫外线200~300nm波长范围有明显的吸收峰。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紫外线 吸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辣椒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摘要:辣椒近几年来在我省种植面积一直较大,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三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部分市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年年连作,且有些地区水分控制得不合理,使辣椒生产中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减产,甚至失收,严重影响生产者的收益,挫伤了椒农的生产积极性。现介绍几种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移栽田残留豆磺隆解毒效果研究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田间小区模拟了豆磺隆的残留试验,研究了采用偏施酸性肥、喷施壮秧剂、活性碳蘸根、叶面喷施解毒剂R-28725对残留的豆磺隆的解毒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偏施酸性肥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豆磺隆对下茬栽种的茄子和黄瓜的株高和产量的抑制率,解毒效果明显;采用苗期喷施壮秧剂的方法,在前期测定的茄子和黄瓜的株高上,解毒效果较产量上明显,但不及偏施酸性肥的效果。采用活性碳蘸根和叶面喷施解毒剂R-28725也同时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在豆磺隆浓度较低时,解毒效果明显,可以使抑制率降低到最小水平,但随着豆磺隆残留浓度的增加,虽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但尚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关键词: 豆磺隆 解毒 茄子 黄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与奶牛生产

畜牧兽医杂志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育成甜椒新品种宇椒二号

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CSCD

摘要:1987年8月5日以龙椒二号甜椒(纯系)的干种子搭载于“870805”返地卫星上,并留下等量种子作为原始对照.(搭载的种子随卫星在空间飞行5d,飞行高度200~400km,飞行周期为90min,微重力为10~(10)e/cm~2).种子回收后在常温下保存,1988年开始进行选育,1996年从龙二的搭载后代中获得突变体BIO.1997—1999年又于田间进行连续4代鉴定,2001—2003年在所外布点3处,进行了异地试验及预备试验,2003—2005年进入全省区试及生试.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宇椒二号甜椒.龙椒二号甜椒果大、抗病、质佳、果面光滑少褶、...

关键词: 空间诱变育种 保护地栽培 预备试验 农作物品种审定 突变体 飞行高度 微重力 又于

生物液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生物液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液肥可以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试验各处理生物液肥对辣椒的株高、叶数、鲜重、干重均表现出一定的正效应。1 000倍液处理对辣椒株高促进作用最好。辣椒株高达29.5 cm,比对照增加15.7%。生物液肥对辣椒的病害也有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生物液肥可以促进辣椒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1 000倍液处理最好,增产11.8%。可以改善辣椒品质,提高经济效益。1 000倍液是生物液肥的最佳施用量。

关键词: 生物液肥 辣椒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克丰1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小麦研究 2007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克丰12号,生育前期抗旱性好,在结实期耐湿性强,抗生育后期的高温,耐瘠薄性好,综合抗逆性好。叶色灰绿,叶片宽厚,旗叶上举,植株繁茂性好,成穗率高,活秆成熟落黄好,增产潜力大。栽培技术要点为:选好茬口,精细整地,提高耕作质量,施足底肥,培育壮苗;适时早播,确保全苗;及时中耕除草,控制群体,以保稳产高产。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内蒙古的东部及相似生态条件下种植。

关键词: 克丰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根阶段组培微环境变化对蝴蝶兰组培苗驯化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生根阶段对蝴蝶兰组培苗进行不同蔗糖、CO2浓度和光照处理后,影响蝴蝶兰组培苗的驯化过程的植株生长和光合生理。研究表明,提高组培环境中CO2浓度有效改善组培苗的光合能力利于组培苗的移栽适应性。

关键词: 蝴蝶兰 驯化 组培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密西根州大豆的生产与科研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