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麦饭石肥对水稻产量及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中国稻米 》 2007
摘要:麦饭石肥在一定施用数量范围内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但并不是施用量越大水稻的各项产量构成因子越合理,产量越高。试验表明,麦饭石每hm2施750kg时水稻产量最高,达10445.2kg/hm2。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用麦饭石肥,生产的稻米按NY/T419-2000标准进行检验,质量合格。氰化物、磷化物、铅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As、Hg、Cd、F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虽检出,但检测结果都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各项判定均为合格,达到A级绿色优质大米的卫生要求。施用麦饭石肥生产的稻米锰、钙、钠、锌、硒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含量,说明了使用麦饭石肥生产的大米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证实了麦饭石具有较强的溶出性。


龙杂烟一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晒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龙杂烟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晒烟育种研究室于2003年以MS牡晒84-21-2为母本、牡晒93-3-6为父本组配育成,2006年4月18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推广.该杂交种植株为橄榄形,株型收敛、茎叶角度小,叶形宽椭圆,大田生育期82~84d,属中熟品种.幼苗及大田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外观质量优良,色泽红黄,油份足,弹性好,抗赤星病,高抗普通花叶病.平均产量为3007.7?/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8%.


黑龙江省部分育成大豆新品系抗大豆灰斑病鉴定
《植物保护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采用混合生理小种,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进行灰斑病鉴定筛选研究,从中鉴定出钢9491-2、九三97-40、绥98-6074等22份抗灰斑病资源材料,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抗性调查评价体系。


化控技术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中国马铃薯 》 2007
摘要:化控技术就是利用化学试剂(有机、无机物质)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加以控制,提高其生理功能和植株长势,促进新陈代谢,使马铃薯个体发育朝着有利于人类需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众多资料表明:在马铃薯生育的不同时期,合理的应用化控技术,可以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长势,植株鲜重增加,地上冠层保持绿色的时间长,延长了植株的茎叶功能期,净光合生产率提高,单产增加,品质得到改善,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措施。


高纬寒地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 2007
摘要:青贮玉米生产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青贮玉米是青贮发酵优质饲料的新来源。但高寒地区农作物生长所需有效积温少,制约了当地青贮饲料发展;近年来,高寒地区大力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对青贮饲料的需求日趋增加,解决高寒地区青贮玉米生产发展对策就成了重要新课题。本文通过国内外青贮玉米的生产现状的了解,对高纬寒地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阐述,为当地青贮玉米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


玉米新品种绥玉16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新品种绥玉16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以自交系绥系SGY22为母本、自交系绥系SGy46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生育日数126 d,需≥10℃积温2 600℃.d,具有幼苗生长势强、苗期耐低温、耐旱能力强的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