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粘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感官评定、SEM、FT-IR、铜氨溶液法、TG、DTG和DSC等分析方法对香蕉粘胶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与香蕉原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蕉粘胶纤维洁白发亮,柔软细腻,有一定卷曲,表面光滑,纵向平行排列,有沟槽,截面呈不规则锯齿形;香蕉粘胶纤维具有纤维素的特征基团,1734.79、1425.75和1511.23 cm-1处吸收峰几乎消失,聚合度为325,在空气中起始热分解温度与香蕉原纤维相近,总放热量约高出975.5 J/g,在氮气中起始热分解温度比香蕉原纤维约低28℃,总吸热量约高出36.42 J/g。香蕉粘胶纤维属于棉型粘胶短纤维,湿强度为0.95 cN/dtex,干强度为2.26 cN/dtex,纯度较高,热稳定性较好,是一种良好的纺织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果皮中主要功能性成分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对6个澳洲坚果品种果皮中的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在自选品种‘南亚2号’的果皮内均最高,分别为9.21%、3.70%和2.16%;其次为引进品种‘O.C.’,果皮内的粗蛋白、单宁含量分别为6.42%、2.00%,自选品种‘南亚3号’果皮内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74%;自选品种‘南亚1号’果皮内粗蛋白含量最低,为5.04%,引进品种‘H2’果皮内的可溶性总糖和单宁含量最低,分别为0.90%和1.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新品种"文椰4号"
《中国果业信息 》 2011
摘要:"文椰4号"是从"香水椰子"中选育出的椰子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关键词: 新品种 椰子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海南省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哈密瓜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2008年海南三亚种植的哈密瓜品种金蜜6号发生了严重的枯萎病,主要病状表现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萎蔫,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严重萎蔫下垂,不能再恢复正常,全株死亡。从哈密瓜金蜜6号病根部分离得到了病菌经柯赫法则验证为致病病原菌,且该病原菌对黄瓜、香蕉、番茄和辣椒幼苗不致病。根据病原真菌的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率、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等形态学特征,以及rDNA 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尖孢镰刀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地改种牧草对砖红壤物理质量性状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海南5个牧草地样地,以样地附近立地条件一致的林地为对照,研究海南热带砖红壤林地改种牧草后土壤物理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林地改种牧草后土壤平均容重降低3.91%,从1.33 g.cm-3下降到1.28 g.cm-3;砂粒含量减少15.89%,粘粒和粉粒含量分别增加17.08%和18.86%;微团聚体(53~250μm)和粉粒与粘粒大小的团聚体(<53μm)含量分别减少57.78%和13.29%,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增加26.28%;同时,土壤渗透性增加77.08%,10℃时渗透系数K10从平均0.96上升到1.70。尽管未能达到显著水平,但林地改种牧草后各种土壤物理性状均有一定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年广东优稀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10年国内外优稀水果产业形势现状、产品流通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优稀水果业的发展现状及科技导向。预测了国内外优稀水果的科技发展现状价格走势及消费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