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改性方法对天然胶乳的性能影响
《弹性体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采用氯化石蜡与Sb2O3共混改性天然胶乳、用三氯溴甲烷卤化加成改性天然胶乳、以3-溴丙烯接枝共聚改性天然胶乳,对3种不同工艺所制备的改性天然胶乳与未改性天然胶乳进行了胶体性能、阻燃性及耐溶剂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改性胶乳的粘度比未改性天然胶乳的要高,且接枝改性胶乳和卤化改性胶乳变化较大,共混改性胶乳的变化较少;3种改性胶乳的阻燃性能高于未改性天然胶乳的;卤化改性天然胶乳和接枝改性天然胶乳的耐溶剂性较好,而共混改性天然胶的耐溶剂性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特有产甜蛋白植物马槟榔常规繁育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濒危植物马槟榔的种子繁殖和压条繁殖方法,为其异地保护、繁殖和有效利用建立基础。探索种子预处理方法、存放时间、播种方法以及不同激素、温度、基质等对发芽率的影响,并研究普通压条和高空压条繁育技术。马槟榔种子为中度顽拗性种子,去除果皮后:晒干种子发芽率低;30℃烘干24h种子发芽率为0;阴凉处晾干表面种子发芽率最高,离开母体种子约72天后种子失去活力。其最佳播种方法为:每年的11—12月,用新鲜种子播种,播种基质为红壤土:椰糠=1:1;对种子进行开裂处理和激素处理有助于种子快速萌发并提高发芽率,而以10mg/L GA3的效果最佳,提前至少5天萌发。高于65℃低于100℃的热水处理4h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高空压条是马槟榔较好的压条繁殖方法。该研究成功探索出了马槟榔较好的常规繁殖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该植物的异地保护和小规模扩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微藻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以微茫藻和莱茵衣藻为材料,比较Trizol试剂法和SDS-LiCl沉淀法提取2种微藻总RNA的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合微藻RNA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SDS-LiCl沉淀法能从微茫藻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而Trizol法和SDS-LiCl沉淀法均能从莱茵衣藻中获得高质量的RNA,但Trizol法更为简单有效。RT-PCR结果表明,SDS-LiCl沉淀法提取的微茫藻总RNA和Trizol法提取的莱茵衣藻总RNA都能直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关键词: RNA提取 微茫藻 莱茵衣藻 Trizol试剂法 SDS-LiCl沉淀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中微量养分对木薯的增产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国际热带农业中心的木薯土壤营养指标,海南省的木薯中微肥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交换性镁处于极低营养水平(12.2mg/kg)时,施用镁肥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增产14.3%及10.6%;当土壤交换性钙(130.6mg/kg)、有效锌(0.74mg/kg)和有效铜(0.11mg/kg)处于低营养水平时,施用钙、锌和铜肥不起增产作用。根据目前的土壤分析结果,海南和广西木薯主产区的大部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极低营养水平,必须重视施用镁肥,广西和海南的部分木薯土壤的钙、锌、锰、铜和硼含量处于极低或低营养水平,应注意施用相应中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虫剂及其混配对瓜实蝇成虫的毒力测定
《中国蔬菜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毒死蜱、甲维盐、敌敌畏、顺式氯氰菊酯等4种杀虫剂对瓜实蝇成虫的毒力和二元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80%敌敌畏乳油(EC)的LD50最小,为1.6839μg.g-1;100g.L-1顺式氯氰菊酯EC的LD50最大,为8.8770μg.g-1。供试杀虫剂毒性大小依次为:80%敌敌畏EC>5%甲维盐微乳剂(ME)>480g.L-1毒死蜱EC>100g.L-1顺式氯氰菊酯EC。敌敌畏与甲维盐(1:1)混配的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为42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生产国产量波动对全球天然橡胶总产量波动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运用方差分解法研究1980~2009年间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印度、越南和中国6个主产国以及其余国家天然橡胶产量波动对全球总产量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产国生产波动具有明显的区域独立性,并成为加剧全球总产量波动的主导因素;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产量波动的共振性逐渐加强,对全球总产量波动的总贡献率变化呈U型特征,其中马来西亚逐渐由平抑全球波动的重要力量变为放大器;其余国家逐渐成为平抑全球波动的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本文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的分析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巴西橡胶树DNA甲基化位点,确定巴西橡胶树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和水平。结果表明:16对MSAP引物选择性扩增,共扩增262条带,其中甲基化位点87个,甲基化比例为33.21%,其中,半甲基化位点为32个,比例为12.22%;全甲基化位点为55个,比例为20.99%。对部分巴西橡胶树基因组甲基化位点进行回收,最终分离了18条存在甲基化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比对后,同源分析表明巴西橡胶树基因组中包括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DNA序列中均存在甲基化现象。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巴西橡胶树的DNA甲基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