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京郊平原区粮田土壤水肥调控模型的建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有效氮的动态监测,利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水分和有效氮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了京郊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的水肥配置模式,经检验这种模式是可行的。


根际反硝化作用与N_2O释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根际反硝化作用及N2O的释放进行了综述。反硝化过程与N2O的产生及释放有密切的关系。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2O量不仅取决于反硝化速率,而且也取决于那些影响反硝化产物N2O/N2比值的参数。在植物根际这一特殊土壤区域中,反硝化作用受NO-3C及O2的综合影响。豆科作物根瘤是一个特殊的根际系统,根瘤菌的反硝化作用及N2O释放应引起更大的关注。植物根际不仅对反硝化作用产生影响,而且对N2O释放也起了重要的通道作用,特别是对渍水土壤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最后指出了一些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农业新技术 》 2002
摘要:一、后备母猪的选留(购) 要选留(购)产仔数高、母性好、泌乳力高、四肢结实的猪种,如大白猪、长白猪和国内培育的猪种等。对于商品生产者,两元杂交母猪更受喜爱,因为两元杂交母猪在繁殖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后备母猪个体的选择,要从大窝中选留,要求综合育种值或选择指数在100以上,奶头数7对以上,没有瞎奶头;体型较长,后躯宽大丰满,外阴部发育良好,肢蹄强壮。


2,5-二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腐烂苹果、青椒等材料分离得到一株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sp .)A6 可将葡萄糖转化为 2 ,5 二酮基 D 葡萄糖酸。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 ,在含质量浓度 2 5 %葡萄糖的玉米浆碳酸钙培养基中 ,2 8℃发酵 7d可生成 2 ,5 二酮基 D 葡萄糖酸钙 172 0mg/mL ,转化率为摩尔比 5 2 0 5。在耐糖性方面高于国内同类报道
关键词: 菌株 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转化率 耐糖性


不同年代推出的冬小麦品种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的差异(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2 SCI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 6 0年来北京地区广泛种植的 3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为了研究它们的产量与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 (Pn)的关系 ,测定了不同生育期Pn、蒸腾速率 (Tr)的日变化 ,并用Pn/Tr计算叶片瞬时的水分利用率 (WUE)。结果表明 :单位叶面积净光合速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随生育期不同而变化。在拔节期高产品种“京冬 8号”(九十年代推出 )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一天中总是最高 ,一天中差异最大时 ,分别比低产品种“燕大 1817”(四十年代推出 )高 77%和 6 9%。而其水分利用率却小于低产品种。这种差异随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变化 ,一般上午 10 :0 0前“京冬 8号”的光合速率较高 ,而 10 :0 0后“燕大 1817”的光合速率较高。到腊熟期 ,低产品种“燕大 1817”的光合速率在一天中始终最高。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与光合速率相似 ,然而“燕大1817”叶片的水分利用率一般最高。与现代推出的品种不同 ,老品种“燕大 1817”叶片的光合作用午休现象不明显 ,说明它可能具有一定的抗光氧化性。我们认为 ,在品种改良的过程中 ,叶片光合作用的潜力可能有所提高 ,但它的抗光氧化性可能减弱。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日变化 冬小麦品种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率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向小麦中导入麦谷蛋白高分子量优质亚基基因的研究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向小麦中导入高分子麦谷蛋白 (HMW -GS)优质亚基基因 ,在D1代用半粒法进行谷蛋白电泳检测 ,获得 3粒种子含 5 + 10亚基 ,余下的半粒播入花盆中 ,三株都已成活。后代变异很小 ,除芒型变化外 ,其他性状几乎没有变化 ,这说明花粉管通道法导入HMW -GS基因 ,在改善小麦品质的同时 ,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受体优异的农艺性状
关键词: 小麦 花粉管通道 基因导入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